1988年,武汉1老师,结婚不久后怀孕,深夜时突然肚子疼的晕倒,紧急送往医院,拼全力生1男孩。不料,丈夫看了孩子一眼,脸色突变说“我们还是分手吧。”说完扭头就走,从此不再出现。 邹翃燕,1988年25岁,是武汉一所学校的语文老师。她热爱教育,教学生时耐心细致,同事眼里的好老师,学生眼里的好姐姐。刚结婚时,她和丈夫感情很好。丈夫是朋友介绍认识的,两人兴趣相投,很快就结了婚。婚后日子甜蜜,怀孕的消息让全家高兴。她每天小心翼翼照顾自己,丈夫也常陪着,婆婆更是忙着炖汤补身体。那时候,邹翃燕觉得自己很幸福,憧憬着孩子的到来。她工作上没落下,尽管怀孕身体不适,还坚持上课。学生和同事都挺照顾她,她觉得自己有依靠。可她没想到,这一切很快就会变。 1988年7月的一个深夜,邹翃燕突然肚子疼得受不了,昏倒前叫醒了丈夫。她被紧急送到医院,生孩子的过程艰难,孩子出生时没哭声。医生检查后说孩子缺氧,颅内出血,抢救后活下来,但可能瘫痪或智力有问题。邹翃燕听到这消息,心都碎了,可她没时间崩溃,只想着救孩子。丈夫却完全变了样。他站在那儿,低头看孩子,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冷冷地说了一句:“我们还是放弃吧,他会拖累我们。”邹翃燕不信自己的耳朵,反驳说孩子是他们的,怎么能放弃。丈夫没多说,直接说要离婚,然后走了,再也没回来。邹翃燕一个人抱着孩子,哭了一夜。那一刻,她决定无论多难,都要撑下去。 孩子取名丁丁,小名豆豆,邹翃燕希望他能坚强。她带着刚出生的丁丁回了家,开始了单亲生活。医生说丁丁脑瘫,需要长期康复治疗,费用高得吓人。她没退缩,白天在学校教书,晚上跑去做礼仪培训和保险推销,忙得没时间休息。为了省钱,她自己学按摩,给丁丁每天揉腿,累得手都变形。丁丁成长慢,两岁才站,三岁才走,邹翃燕从没抱怨过。她相信教育能改变命运,每天教丁丁认字、数数,哪怕他反应慢,她也耐心等着。生活苦,但她咬牙坚持,靠着微薄的收入和自己的努力,把丁丁一点点拉扯大。 邹翃燕知道丁丁身体不行,就让他靠脑子闯出一条路。她常跟丁丁说:“别人用体力,咱们用脑力。”丁丁从小专注力强,她抓住这点培养他。学校里,丁丁行动不便常被笑,但成绩一直拔尖。邹翃燕是他最大的依靠,晚上陪他读书,给他讲人生的道理。高中时,她带丁丁去看湖景,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激励他努力。丁丁记住了这话,发奋学习,最后考上北京大学,读环境科学与工程,后来又拿了国际法硕士。她没白忙,丁丁用成绩证明了自己,也证明了她的坚持没错。 2016年,丁丁收到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录取通知,邹翃燕送他去机场,眼里全是骄傲。她一个普通老师,硬是把脑瘫儿子养成了才子。几十年的苦没白吃,她用行动告诉大家,母爱能有多厉害。丁丁说,母亲是他的灯塔,永远指引着他。邹翃燕的故事传开后,很多人被感动,她没啥豪言壮语,就是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活出了样子。她的经历不只是她和丁丁的胜利,也是对所有苦日子里的普通人的一种鼓舞。 邹翃燕用28年证明,母爱能扛住一切。她没钱没靠山,却把丁丁从脑瘫带到哈佛,靠的是不认命的硬气。
1988年,武汉25岁女老师,新婚不久便怀孕了。哪料,孩子刚出生,丈夫脸色骤然大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