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重病缠身的汤恩伯给蒋介石打报告,希望前往日本接受治疗。蒋介石却表现得

贺洛寒说汽车 2025-05-07 15:29:54

1954年,重病缠身的汤恩伯给蒋介石打报告,希望前往日本接受治疗。蒋介石却表现得十分冷漠,还说一个有重罪的人,没有资格去国外治病,无非是浪费钱。

1928年,汤恩伯进了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当教官,写了一本《步兵中队教练之研究》,让蒋介石刮目相看。蒋介石觉得这小子有料,又是浙江老乡,还留过日,挺对胃口,提拔得飞快。1930年中原大战,汤恩伯护着蒋介石,立下功劳,31岁就当上了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算是真露了脸。1937年淞沪会战,他在上海带着部队跟日军硬碰硬,1938年台儿庄战役,他率部侧击日军,配合李宗仁打了个大胜仗。1940年枣宜会战,他又重创日军第11军,日军大本营直接把他列为头号威胁,称他“中原王”。那会儿,汤恩伯风光得很,部队号称有60万,国民党军里能跟他比肩的没几个。   不过,汤恩伯也有不少黑点。抗战后期,他在河南当省长,管得一团糟,搜刮民财,军纪败坏,河南老百姓把他跟水灾、旱灾、蝗灾并列,称为“四害”。这名声,算是臭了街。到了解放战争,他的表现更拉胯。1947年,山东孟良崮战役,蒋介石让他带兵救张灵甫和整编74师,结果他畏缩不前,部队磨磨蹭蹭,张灵甫战死,74师全军覆没。蒋介石气得要命,当众骂他不忠不义,从这儿开始对他起了戒心。1949年上海战役,他拍胸脯说要把上海变成“东方的斯大林格勒”,结果解放军一进攻,防线哗啦啦就垮了,他自己还没等仗打完,就坐军舰跑台湾去了。这事儿让蒋介石彻底对他失望,觉得这人就是个只会吹牛的软蛋。   到了台湾,汤恩伯的日子不好过。蒋介石给他个“总统府战略顾问”的闲职,啥实权没有,等于被晾在一边。他住的房子破旧,生活开销都得精打细算,曾经的“中原王”如今连个像样的军职都捞不着。1949年,他还干了件让人唾弃的事儿。他的恩师陈仪,曾经资助他留学,还推荐他进日本士官学校,汤恩伯为了报恩才改名“恩伯”。可1949年初,陈仪劝他起义反蒋,他非但没听,还把这事儿捅给了蒋介石。陈仪被抓,1950年被枪决。汤恩伯虽然求过情,但蒋介石根本不理。这事儿让汤恩伯背上“卖师求荣”的骂名,连他老婆王竟白都看不下去了,带着几个孩子跑去美国,留下他一个人在台湾受冷眼。   1954年,汤恩伯的身体彻底垮了。早在1952年,他就查出十二指肠有肿瘤,台湾的医疗水平治不了,医生建议他去国外。他先向蒋介石打了报告,想去日本治病,结果蒋介石看都不看,直接批了“就地医治”四个字。蒋介石为啥这么冷漠?一来,上海战役的失败让蒋介石耿耿于怀,觉得汤恩伯丢了大陆的江山,罪不可赦;二来,汤恩伯在台湾没啥利用价值了,蒋介石压根不想在他身上花心思。1953年,汤恩伯当了几个月驻日军事代表团团长,去了趟日本,回来后又被免职。他在日本的朋友帮他弄了个长期居留权,他还偷偷在东京买了栋房子,想着以后跑路用。这事儿不知怎么传到蒋介石耳朵里,蒋介石大骂他早有叛逃心思,彻底把他打入冷宫。   1954年4月,汤恩伯肚子疼得受不了,医生检查后说是癌症,肿瘤已经很严重,必须尽快手术。他拖着病体,让家人又给蒋介石写了报告。这回,蒋介石总算松了口,但态度还是冷冰冰,批的时候还甩了句:“一个有重罪的人,没资格去国外治病,纯粹浪费钱。”汤恩伯没办法,咬牙凑钱买了张经济舱机票,5月26日飞到东京,住进庆应义塾大学医院。他穷得连手术费都得借,国民党那些老战友没一个肯帮忙,拖了一年后才凑够钱动手术。   汤恩伯在日本的治疗过程挺惨。6月29日,他被推进手术室,主刀医生叫岛田信胜,号称一年做几百台这种手术,没啥问题。第一次手术还算顺利,切了肿瘤,还顺便把胃的三分之二给割了。汤恩伯恢复得不错,6月22日还写信给台湾的朋友,说自己脉搏、血压都正常,7月底就能出院。可没过几天,病情突然恶化,医院又安排了第二次手术。这次手术出了大问题,汤恩伯失血过多,抢救无效,死在手术台上,终年54岁。有人说手术失败是意外,也有人怀疑是日本医生故意搞鬼,因为岛田信胜的哥哥当年在豫中会战被汤恩伯的部队打死,可能是报复。但这说法没啥真凭实据,医院的官方说法就是医疗事故。   汤恩伯死的消息传回台湾,蒋介石正在开会,副官低声汇报,他听完连眼皮都没抬,只冷冷说了句:“死了也好。”这话听着挺狠,但想想蒋介石的性格,也就不奇怪了。他对汤恩伯的失望早就积攒到顶,上海战役的溃败、陈仪事件的背叛,再加上汤恩伯偷偷在日本买房子的举动,蒋介石觉得这人压根不值得同情。台湾的报纸登了汤恩伯的死讯,但没掀起啥波澜。蒋介石没给他办追悼会,连句悼词都没给。7月15日,汤恩伯的灵柩被军舰运回台湾,送往台北南宫壶山下葬,后来迁到五指山公墓。何应钦、胡宗南几个人去送了葬,但整个过程冷冷清清,没啥人关注。

0 阅读:115
贺洛寒说汽车

贺洛寒说汽车

贺洛寒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