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冬天,毛主席在杭州过60岁生日,席间山东籍公安厅长王芳说要改名,公安部

夏俊杰说汽车 2025-05-07 15:04:41

1953年冬天,毛主席在杭州过60岁生日,席间山东籍公安厅长王芳说要改名,公安部长罗瑞卿也跟着起哄。

毛主席端起酒杯一笑,说:“你头上这棵草,山东还没种好,就想拔掉?”全桌人一愣,随即哄堂大笑,这事一下就传开了。

那是1953年12月底,杭州的西子湖畔已经开始变冷,毛主席带着宪法起草小组在这里工作,准备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浙江省公安厅负责安保,厅长王芳天天跟前跟后,王芳是山东人,出身红军,打过鬼子、斗过特务,干脆利落,是个典型的北方硬汉子。

这次毛主席住在杭州玉泉山庄,王芳负责贴身警卫。

那天是12月30日,按阳历毛主席生日是12月26日,但为了低调,晚宴推迟几天,以元旦名义办。

公安系统的一些干部也在场,公安部长罗瑞卿坐在毛主席边上,兴致很高,提议举杯为主席贺寿。

酒过三巡,气氛逐渐热烈起来,王芳也被拉上主桌,他那天喝得挺猛,山东人酒量本就大。

吃到中途,罗瑞卿突然一拍大腿,笑着说:“老王,你这名字太像个姑娘了,‘芳’字本来就是女字旁,你这么个山东大汉,叫这个不合适!”

有人听了也跟着起哄,说:“不如改成‘王方’,听着更硬气。”王芳一听,还真有点动心,说自己原来叫“王春芳”,进八路军时去掉了“春”,留下个“芳”,就是想留点纪念,但这么多年听人误会,也确实麻烦。

他就顺着说:“主席,我这名字确实容易让人误会,要不把草字头去掉,改成‘王方’,更利落些。”

话刚说完,毛主席放下酒杯,抬眼看着王芳,一边笑一边说:“你们山东绿化搞得太差,到处荒山秃岭,连棵草都不长,你头上好不容易才长出点草,现在说拔就拔?”

话音刚落,全桌人都笑翻了,连王芳自己也笑得直摇头,连连摆手:“不改了不改了。”

这一顿饭吃得特别热闹,但毛主席那句话王芳记了一辈子,毛主席是认真地在讲一个问题,他不是真的在乎名字,而是借这个机会提醒山东干部,绿化工作抓得不行。

山东确实荒,当时新中国刚成立,搞经济、搞工业是大事,林业没人太上心,尤其像鲁西南、鲁中一带,山地裸露,水土流失严重。

毛主席那几年对生态问题非常敏感,特别关心黄河、淮河治理,绿化也经常在讲话中提。

王芳是山东人,又是公安系统的骨干,这个“草”字就成了他和家乡之间的隐喻。

这不是毛主席第一次这样说话,他有时候不直接批评,而是用玩笑或者典故点出来。

那天饭后,王芳敬了毛主席最后一杯,毛主席把剩下的四杯全推给他:“你酒量大,这四杯归你。”王芳眉毛一挑,全喝了。

毛主席笑了:“你这样喝不行,身体是革命本钱,要悠着点。”这句劝酒,王芳后来反复回忆,说主席是真关心他。

过了没多久,毛主席去莫干山休养,那地方山清水秀,绿树成荫,他站在山上往下看,又提起王芳改名那事,说:“你看看这里,这才叫绿化。要是山东也能搞成这样,改成‘王方’我亲自批准。”

王芳站在一边,嘴上应着“是是是”,心里却记下了这笔账,回到工作岗位后,山东那边绿化工作,他多次在内部会上点名,虽然他后来没专职管林业,但这件事他一直挂念着。

其实王芳早年经历也挺传奇,1938年参加八路军,那年才18岁,他在胶东抗日根据地干情报,剿奸、策反、打探日伪动向,有一阵被日本人称为“小白龙”,还贴了悬赏通缉。

他因为一次成功策反日伪军官,还救出十几个被抓的同志,后来就调去做保卫工作,成了公安战线骨干。

1953年起他调到浙江,专门负责毛主席的安全,那十年里,他陪毛主席出行三十多次,每次都在前头打点、后头盯紧。

毛主席信他,不光因为业务好,更因为他从来不多嘴,做事干净。

改名这事,从那晚饭之后就没人再提了,哪怕出国访问时,有人说外国人容易误会他名字,他也笑笑过去:“主席说话,哪敢改?”

这事成了公安系统的一个经典故事,后来的新兵入职培训,老干部都会讲起这顿饭,说:“你别看是个名字,其实是一种态度。”

王芳一直干到1987年,才从公安部长的位置上退下来,那一年,他把自己多年来的笔记整理了一下,回忆起那顿晚饭,写了一句:“名字没变,根也没变。”

毛主席当年一句笑话,变成了一句承诺,也是一种鞭策。

0 阅读:2055

猜你喜欢

夏俊杰说汽车

夏俊杰说汽车

夏俊杰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