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毛主席到沈阳二一三机床电器厂视察,到达之后发现工人态度冷漠,没想到只

青史如烟啊 2025-05-08 14:45:10

1958年,毛主席到沈阳二一三机床电器厂视察,到达之后发现工人态度冷漠,没想到只有一位女工站了起来,大声喊道:“毛主席好!”

然而,谁也没想到就是这句话“毛主席好”改变了女工后半生的生活。

1958年2月,毛主席一行人前往东北视察工作。到了目的地之后。毛主席顾不上休息,一连去了好几个工厂视察。之后毛主席一行又来到沈阳二一三机床电器厂,下车后毛主席一行直接进入了装配车间。

在装配车间,机器的轰隆声非常大,毛主席走到工人身边大声问他厂长是谁,没想到这个工人竟头也不抬,只是低着头一直干活。

这时,坐在不远处的苏玉春认出了毛主席,因为她之前曾经在报纸上见过毛主席的风采。眼看着那个工友一直不回答毛主席的话,她着急了,心里有些怪工友怎么对毛主席那么不礼貌。

之后她告诉身边的工友说毛主席来了,但是工友并不相信她说的,只顾手里的工作一直不抬头,只是随口说了一句“怎么可能是毛主席呢,赶紧干活吧”。苏玉春只好开始干活。

不一会,毛主席向苏玉春这边走来了,停在了她的面前,苏玉春非常激动,她站起来主动大声说了一句“毛主席好”。

有人听到苏玉春主动说话后,大声厉害她“你坐下”。毛主席听到后有些不开心,不过他却主动伸出手和苏玉春握手。苏玉春非常激动,连手上的油污都来不及擦,直接和毛主席握了手。

接着毛主席问了苏玉春几个问题,苏玉春一一作答,毛主席还在苏玉春身边站了一会,看她是如何工作的。之后,毛主席在车间里转了一圈,就离开了。

原来工人们之所以不敢说话是厂里领导规定的,说是有首长过来视察工作,让他们保持原地工作,不能胡乱走动,不能主动和首长搭话等。

由于苏玉春之前在报纸上见过毛主席,这次见了真人后非常激动,所以她不顾上级的规定,和毛主席说了话。因为她觉得毛主席给她说话,如果自己不回答那就是不礼貌。

其他工友见苏玉春这么大胆,不仅和毛主席握了手,还和他合了影,都羡慕不已,都后悔当时自己怎么没敢抬头没和毛主席说话。

毛主席走后,苏玉春非常激动。她赶紧给丈夫打电话告诉了见到毛主席过程,丈夫也替她开心,还特意给她买了几个菜。回到家后,苏玉春把这天的日历撕下来,并写上“这天我见到了毛主席”,之后将日历纸压在玻璃下,永久保存。

从此以后,苏玉春默默在心中立下了誓言,如果将来党需要我干啥,我一定能照办。

1969年,苏玉春所在的工厂响应中央号召,将一部分业务迁移到甘肃天水,苏玉春主动提出要去天水工作,她还动员丈夫共同投身于大西北 “三线建设”。

在天水工作,条件非常艰苦,美当苏玉春干不下去的时候,她都把和毛主席的合影拿出来看看激励自己继续加油。最终苏玉春不仅十分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还被厂里多次评为优秀职工。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悲伤。苏玉春更悲痛不已,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甚至失眠好一段时间。从那之后,每天都擦拭着她和毛主席的照片。

丈夫去世后,苏玉春独自抚养了5个孩子,尽管生活很困难,她从来不向厂里提任何要求帮助自己,那时候她经常和孩子们讲述958年毛主席前来视察的故事,每讲一次,苏玉春都觉得是对自己的激励,是毛主席一直支撑着她度过艰难的生活。

1974年,苏玉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退休前,她一直在工厂干着仓库保管员的工作。

晚年的苏玉春一次次地告诫孩子们,没有毛主席,就不可能有幸福的今天,我们一定要牢记毛主席和老一辈革命家对人民所作的一切,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

乐观、向上的心态,陪伴了苏玉春老人一辈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年,无论遇到多大困难,她从没有向工厂提过要求,更没有把自己与伟人的合影视为“护身符”。

0 阅读:251

猜你喜欢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随风散,故纸堆里白首寻。我们的每天都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