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关税战反击利器想到徐光宪院士夫妇   5月1日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因

鹏天云光 2025-05-06 15:14:39

由中国关税战反击利器想到徐光宪院士夫妇   5月1日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因为B一21隐形轰炸机项目巨亏4.77亿美元的消息,当天股价大跌,公司宣布的原因是稀土原料及钛,钨的中国禁运,致使成本大增从而录得巨额亏损。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对从美国归来的科学家夫妇——徐光宪和高小霞。   上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美国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徐光宪和高小霞这对留美博士夫妇,放弃了国外优渥的生活,绕道香港回到祖国。   当时他们面临的是一穷二白的科研环境,但两人二话不说,一头扎进了核燃料萃取的研究中。   那时候中国要造原子弹,核燃料提纯是关键,徐光宪用自己的理论解决了这个难题,为后来的两弹一星打下了基础。   但真正改变中国命运的,是徐光宪在稀土领域的突破。稀土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却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   从手机屏幕到导弹制导系统,都离不开它。可在70年代,中国虽然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却只能低价出口原料,高价进口提纯后的产品。因为稀土元素化学性质太像,分离技术被西方垄断。   1972年,北大化学系接到紧急任务:分离稀土中最难搞的镨和钕,纯度要求极高。徐光宪接下这个活,带着团队没日没夜地干。   那时候没有计算机,全靠手工计算,上万张文献卡片堆成了山。他提出的“串级萃取理论”,就像搭积木一样,把稀土分离的流程设计得明明白白。   原本需要上百次的萃取实验,他用数学模型直接算出最优参数,一步到位。   这技术有多牛?以前分离镨钕的纯度只能达到99%,徐光宪的方法直接干到99.999%,成本还降了75%。   他把复杂的工艺“傻瓜化”,连乡镇企业都能上手。法国罗地亚、美国钼公司这些老牌巨头,一夜之间被中国挤下神坛。   到90年代,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80%以上,国际价格暴跌,老外们叫苦不迭,称这是“中国冲击”。   可徐光宪并没有沾沾自喜。他发现稀土被当成白菜卖,大量低价出口让国家损失惨重。2005年,85岁的他联合14位院士给国务院写信,痛陈稀土无序开采的危害。   他说:“稀土不是猪肉,不能贱卖!”这封信直接推动了2011年稀土战略储备政策的出台,中国开始对稀土出口实行配额制。   现在回头看,徐光宪的远见简直惊人。美国B-21轰炸机用的隐身涂层、F-35的发动机,都依赖中国稀土。   特朗普发动关税战,中国反手就是稀土出口管制,直接掐住了美国军工的脖子。诺斯罗普・格鲁曼的亏损只是冰山一角,未来美国的六代机、核潜艇都得为稀土发愁。   有人可能会问,美国不是也有稀土矿吗?加州的芒廷帕斯矿倒是在开采,可提炼技术还得靠中国。他们想回收稀土,结果发现成本高得离谱。   欧洲更惨,唯一的稀土厂早就倒闭了。这就是徐光宪留下的遗产——让中国在稀土产业链上占据绝对优势。   徐光宪夫妇的故事,其实就是中国科技逆袭的缩影。从被封锁到反制,从跟跑到领跑,靠的就是这样一批不计个人得失的科学家。   他们当年在实验室里的每一滴汗水,都化作了今天的大国重器。   现在美国军工巨头的哀嚎,正是对他们最好的致敬。你说,这样的科学家是不是该被我们永远记住?   北京大学——《北大人百年发现,世界最大稀土矿在这!》 观察者网——《由于宏观经济因素 B21项目一季度亏损4.77亿美元》   环球市场播报——《诺斯罗普格鲁曼一季度利润腰斩股价暴跌 B-21成本超支拖累业绩》

0 阅读:285

猜你喜欢

鹏天云光

鹏天云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