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保卫部门清查北京的敌伪档案,发现了1名叫做王德的蓟县籍特务。当即,就有人向总参举报:“总参作战部副部长名叫王德,也是蓟县人,应该逮捕起来。”副总长李天佑上将听后,表态:“不能轻易关人!” 举报信摆在李天佑的办公桌上,纸页被台灯照得透亮。窗外的北风呜呜地刮着,卷着雪粒子砸在玻璃上,他却感觉后脖颈直发凉。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信纸上“王德”两个字,眼前浮现出作战部那个总爱皱着眉头研究地图的身影——那个王德,跟着部队南征北战二十多年,淮海战场上为了抢出重要情报,冒着枪林弹雨在死人堆里爬了整整一夜。 “就凭名字和籍贯一样,就要抓人?”李天佑把茶杯重重一放,茶水溅出来在桌面上漫开。汇报的参谋缩了缩脖子,小声嘟囔:“可是现在形势紧张,宁可信其有......”“混账!”李天佑猛地站起来,军装扣子崩得紧紧的,“打仗的时候需要证据,审查同志就不需要了?把档案拿来,我倒要看看这个‘特务王德’,和咱们的副部长有几分像!” 档案袋被哗啦倒在桌上,旧纸张的霉味混着油墨气扑面而来。李天佑戴着老花镜,逐字逐句地比对:敌伪档案里的王德,1940年潜入北平,惯用左手持枪;而作战部的王德,右手虎口处还有当年打游击留下的伤疤。更离谱的是,敌伪档案记载的王德身高五尺二寸,换算过来不过一米六出头,可李天佑记得清楚,每次和作战部的王德并肩走路,都得仰头和他说话。 “通知政治部,立刻调查!”李天佑扯松领口,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他想起去年在干校劳动时,王德偷偷塞给他半块硬得硌牙的饼子,笑着说:“老首长,当年长征您分我青稞面,这恩情我还没还呢!”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特务? 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敌伪档案里的王德,早在1943年就被我方击毙。而举报的人,不过是听风就是雨,想借着运动表现自己。李天佑捏着调查报告,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停了,月光洒在地上,照得人心里发寒。他提笔在报告上写下批示,字迹力透纸背:“对待同志,要讲证据,更要讲良心!” 这场风波过后,作战部的王德依然埋首在地图和文件堆里,只是偶尔抬起头时,望着窗外的目光会变得有些复杂。而李天佑在一次会议上拍着桌子说:“名字相同的人多了去了,难道都要抓起来?以后再有人搞这种‘莫须有’,先过我这一关!”这话像长了翅膀似的传开,让不少在运动中提心吊胆的同志,偷偷松了口气。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有人忙着划清界限,有人却坚守着底线。李天佑的一句“不能轻易关人”,护住的不只是一个王德,更是一份对同志的信任,一份在风雨飘摇中依然滚烫的初心 。
1968年,保卫部门清查北京的敌伪档案,发现了1名叫做王德的蓟县籍特务。当即,就
趣叭叭
2025-05-06 14:50: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