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复旦教授朱东润被批斗,68岁妻子不堪折磨悬梁自尽。朱东润抱着妻子悲痛

底层史观吖 2025-05-06 10:56:45

1968年,复旦教授朱东润被批斗,68岁妻子不堪折磨悬梁自尽。朱东润抱着妻子悲痛欲绝,突然,一张纸条掉在地上,上面写着:钱在口袋里。 朱东润,1896年出生在江苏泰兴,家里虽不富裕,但父母重视教育。他小时候就显出过人聪慧,村里人都说他是个读书的料。

油灯下,小小的他握着树枝在沙土上练字,母亲纳鞋底的针线声是最安心的伴奏。凭着这份苦读的劲儿,他从泰兴走到上海,又走进复旦大学的讲堂,成了学生们敬仰的教授,也遇到了携手一生的爱人。 此刻,昏暗的房间里,朱东润颤抖着伸手摸向妻子的口袋。指尖触到硬物的瞬间,泪水决堤般涌出——那是个油纸包,边角被磨得发毛,里面裹着的几块钱已经被汗水浸得发软。

他忽然想起上个月,妻子偷偷把陪嫁的银镯子塞给他:“留着换点吃的,你身子骨得撑住。”那时她眼底藏着的恐惧和坚定,和此刻纸条上歪歪扭扭的字迹重叠在一起。 批斗的吆喝声又在楼下响起,朱东润把纸条紧紧贴在胸口。那些人扯着嗓子喊他“反动学术权威”,用皮带抽打他的脊背,可都比不上此刻心里的剜肉之痛。妻子曾是他最温暖的港湾,清晨为他温好的粥,深夜伴他改作业的烛火,如今都化作了冰冷的尸体。 他抱着妻子,想起两人结婚时的誓言。那时的中国风雨飘摇,他们相约要一起走过艰难岁月,可没想到,最艰难的时刻竟是这般模样。妻子生前总说:“日子再难,只要人在,就有盼头。”可盼头没等来,她却被无尽的折磨压垮了脊梁。 朱东润轻轻放下妻子,颤抖着站起身。他望向窗外,夜色如墨,寒风呼啸着灌进屋子。他知道,接下来等待自己的或许仍是无尽的批斗,但妻子留下的这几块钱,还有那句“钱在口袋里”,成了他活下去的最后一丝念想。 此后的日子里,朱东润在牛棚里偷偷藏起那张纸条,每当被打得遍体鳞伤、撑不下去时,就摸出纸条反复摩挲。上面的字迹渐渐模糊,但妻子的音容笑貌却愈发清晰。

直到多年后,阴霾散去,朱东润再次翻开尘封的记忆,那张纸条早已脆弱得一碰就碎,可它承载的爱与牵挂,永远刻在了他心里,也成了那个特殊年代里,无数知识分子悲惨遭遇的缩影。

0 阅读:285

猜你喜欢

底层史观吖

底层史观吖

真实的历史文化作品,爱公道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