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时候,金庸来浙江杭州访问,向杭州市政府提出,批给他两亩地,由他建一个别墅

寂影随风舞袖如 2025-05-05 17:38:36

90年代时候,金庸来浙江杭州访问,向杭州市政府提出,批给他两亩地,由他建一个别墅,然后金庸把自己在香港、美国的藏书都运回来,建一个藏书楼。之后,金庸提出要在杭州安度晚年。等百年之后,别墅和藏书一起送给杭州。 之所以会选择这么做,其实也是因为金庸老先生对故乡的热爱,虽然常年定居在香港,但他其实是在浙江长大的。 如果仔细看他写的小说其实就能发现,在他的书里,经常会出现杭州的影子,有时可能是随手的一个剧情,有时是不经意间出现的一个地名。 这些无一不在诉说着金庸对故乡的眷恋,他出生于1924年,是在浙江海宁袁花镇的查家出生的。 说起来,金庸先生的家世也不简单,他的祖上还曾经出过翰林编修,毫不夸张的说,他从小就是泡在书里长大的。 他也喜欢看书,尤其是喜欢《水浒传》和《七侠五义》,书中的江湖世界,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也为后来他写武侠小说奠定了基础。 但他小时候其实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那时候各地都不太平,因为日本的侵略,金庸的家乡也遭到了波及。 那是金庸13岁的时候,为了躲避日寇,他只能和家人一起逃难,也是在逃难的过程中,金庸的妈妈去世了。 也因此,金庸对日军一直都是十分仇视的,之后上学写文章的时候,更是直接写文讽刺一些亲日教官。 也因此,让他本就并不顺遂的求学之路更加坎坷,不过他也并没有放弃,更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重庆中央政治大学。 不说别的,单就这一份能力,就已经胜过了不知多少人,之后他写的十五本小说,更是本本爆火。 尤其是射雕三部曲,更是经历了数次翻拍,每一次翻拍也都不缺少观众,即便已经知道了后续剧情发展,可还是有不少人愿意看。 金庸这个名字更是被许多人给记住了,每当提起他,大部分人都是十分崇拜的。 这样一个人,本身就已经是一块活招牌了,所以当金庸提出想在杭州安家,建造藏书楼的时候,政府哪有不同意的,直接给金庸批了一块地。 图书馆在1994年的时候建成,被命名为了“金庸图书馆”,还成为了嘉兴学院的一大特色。 对于家乡,金庸也一直都是怀念的,尤其是在人老了的时候,就会想着落叶归根,金庸先生也不能免俗。 于是,就花费大价钱在双峰插云附近建造了一座别墅,房子占地3200平方米,修建的十分漂亮,在家里就能看到西湖的美丽景色。 那还是在1994年的时候,光是建造这座别墅,就花费了两千多万,放到现在也是一个天文数字,更不要说是在当时了。 但是在别墅修建完成之后,金庸先生却只住了一晚,之后就再也没有进去过了,更是在1996年的时候,就把这座名为云松书舍的别墅,无偿捐献给了杭州市。 原因就是因为,金庸先生觉得自己的“云松书舍”实在是太美了,而这样美好的事物不应该自己独占,应该让更多的人都能够看到。 于是,这座天价别墅,就这么送了出去,如今,“云松书舍”已经成为了一个免费的旅游景点,平时也会有不少人前去游玩。 仅仅是看到图片,都能感受到“云松书舍”的静谧优美,一草一木,都能看出是花费了极大的心思的。 在建造过程中,金庸先生也不止一次的前去检查,建成之后却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无偿捐赠。 都说作者的文字,或多或少的也会映射出作者的内心世界,能够写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作者,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也不是太令人意外的了。

0 阅读:1035

评论列表

岑屹

岑屹

2
2025-05-05 22:44

侠之大者

用户10xxx70

用户10xxx70

1
2025-05-05 22:26

当代大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