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哥伦比亚大学的巴纳德学院女子文学院彻底出名了,那些号称上过哥大的权贵被扒底。像奶茶妹妹章泽天、李咏女儿法图麦都曾在此校读书,可毕业后,她们只说自己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却绝口不提巴纳德学院。 这事儿得从一张毕业证书说起。巴纳德的学生拿的文凭上确实印着“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说白了就是哥大的联名款。但为啥这些名人只晒哥大招牌?有人骂她们鸡贼,也有人觉得情有可原——毕竟在国内,你说“哥伦比亚大学”和“巴纳德学院”,听着的确像名牌包和高仿货的区别。 看看奶茶妹妹的经历就懂了。当年她以清华交换生身份去巴纳德混了圈,回来愣是把这段经历包装成“哥大校友”。这操作就跟在迪士尼门口拍张照,硬说自己去美国留学一个道理。但人家还真没违法,毕竟巴纳德和哥大共享教学楼、图书馆甚至毕业典礼,你说这算不算钻了百年老校的制度漏洞? 更绝的是李咏闺女法图麦。这姑娘在巴纳德读心理学,提前一年毕业不说,转头就杀进娱乐圈当演员。简历上明晃晃写着“哥大毕业”,吃瓜群众谁在乎后缀那行小字?说白了,这就是信息差玩到极致——国内HR看到“哥伦比亚大学”直接两眼放光,谁有闲心查你是不是从哥大附属学院蹭来的名头。 但你说巴纳德真是野鸡大学?那可冤枉人了。这学校录取率比常春藤还狠,去年才8.8%,比清华北大难考多了。人家正经是七姐妹学院出身,培养过《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连宋美龄的母校韦尔斯利学院都被它压一头。问题出就出在“女子学院”四个字上——2023年了,还有人觉得女校就是修道院,毕业只能当修女呢! 看看董小姐这波操作就更讽刺了。明明读的是经济学,硬靠着哥大文凭杀进协和医学院读临床博士。这事儿要放普通人身上早被喷成筛子,但人家愣是靠着“哥伦比亚大学”的金字招牌蒙混过关。难怪网友炸锅:合着名校光环还能当医学准入证使? 说到底,这就是场精心设计的身份游戏。巴纳德的学生既享受着哥大的顶级资源,又不用和哥大本部的学霸卷生卷死。花着每年6.2万美金的学费,买的是进可攻退可守的灵活人设——想镀金时亮哥大招牌,要拼实力时搬巴纳德排名,横竖都不吃亏。 但这么玩真的没代价?当年杨澜从巴纳德毕业,可是堂堂正正把学院名写进简历。如今这些后辈藏着掖着,反倒显得心里有鬼。要我说,名校光环再亮也照不亮心虚的人——真金不怕火炼的主,哪需要玩文字游戏?
董小姐这事还有意外收获:她的那些还没有毕业的校友吓坏了,巴纳德女子学院的中国留学
【11评论】【3点赞】
水静流深
后面不写,说明别人已经知道巴纳德和哥伦比亚的本质区别,当初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