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才女苏雪林结婚两年后毅然离婚,直到前夫离世,她坚持一生未婚。直到102岁时,她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吐露了实情。 苏家世代遵循传统礼教,女孩自幼接受三从四德的教育,苏雪林幼时跟着兄长偷学识字,展现出过人天赋。 十五岁那年,家里给她裹小脚,她硬是咬破嘴皮子不喊疼,后来借着新式学堂兴办的东风,她争取到去省城读书的机会,在安庆女子师范读书期间,国文成绩常年名列前茅。 而张家则是当地有名的商贾之家,正是因为看中苏家门风清正,主动提亲。 张宝龄作为长子,早年被送往上海圣约翰大学接受西式教育,毕业后接手家族生意,两个看似门当户对的年轻人,在1923年春天按旧俗完成了婚礼。 洞房花烛夜,新郎官掀开红盖头时,新娘子正攥着本《新青年》杂志。 没曾想看似门当户对的他们,在婚后生活中却越发形同陌路,张宝龄每日忙着打理商行,认为娶妻就该相夫教子。 苏雪林却总捧着书本,把家务事交给丫鬟,她曾尝试教丈夫欣赏徐志摩的诗,张宝龄却觉得这些文绉绉的东西不如账本来得实在。 可引发二人矛盾的却并非这些事情,而是在孩子的问题上,张家父母多次催促抱孙子,张宝龄也认为延续香火天经地义。 苏雪林却坚持要先完成正在创作的长篇小说,某个秋雨绵绵的夜晚,丈夫再次提及此事,苏雪林突然抓起他的手腕狠咬一口。 要知道那时候男子为大,她的这一举动在当时可谓惊世骇俗,却也成为两人关系转折的导火索。 1925年深冬,他们二人平静地签署了离婚协议,苏雪林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带着稿纸前往杭州任教。 张宝龄则远赴美国学习机械制造,在麻省理工学院深造期间,并没有续娶,直到抗战爆发才归国。 往后的岁月里,苏雪林在教坛文坛双丰收,先后出版二十余部著作,张宝龄投身民族工业,参与筹建多家机械厂。 虽然他们同处文化圈却再无交集,直到1961年张宝龄病逝于上海,晚年独居的苏雪林仍保持着写作习惯,百岁高龄时还能用毛笔撰写回忆录。 1999年春,102岁的她在台北寓所安然离世,临终前向护理人员透露,当年拒绝夫妻生活是担忧生育会中断文学事业。 这段跨越世纪的往事,恰似新旧时代交替的缩影,苏雪林用决绝姿态挣脱传统枷锁,张宝龄则以沉默方式成全对方选择。 他们没有后世想象中的爱恨纠葛,更像两条偶然交汇又各自延伸的轨迹,如今翻阅那些泛黄的手稿和工程图纸,仍能触摸到时代洪流中个体命运的纹路。 信息来源: 《苏雪林:堪称民国时代网红作家,晚年活出怎样人生_【快资讯】》 “百年人瑞”苏雪林在瑞安.瑞安网 [引用日期2015-07-22]
1925年,才女苏雪林结婚两年后毅然离婚,直到前夫离世,她坚持一生未婚。直到10
粉樱萌娃
2025-05-05 10:41:00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