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美日谈判会有大进展,但美国完全没有预料到日本会如此强硬!二轮会谈谈完,日

烟雨故人念 2025-05-05 09:19:13

原本以为美日谈判会有大进展,但美国完全没有预料到日本会如此强硬!二轮会谈谈完,日本点了美国的痛处,日本或希望与中国联手!根据美媒最新消息,美日与日本的第二轮会谈不欢而散。为什么这一次会谈再次不欢而散呢?根本原因就是美日双方分歧太大。 日本这次在谈判桌上的强硬,绝不是一时冲动。过去几年,日本在全球贸易体系里动作频频,主导了RCEP和CPTPP的推进,试图通过区域合作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这种战略布局,让日本在面对美国时底气更足。尤其是在汽车、钢铁和铝制品这些支柱产业上,日本绝不愿意让步。毕竟这些产业不只是经济命脉,还关系到就业和产业竞争力。 反观美国,提出的条件却像是在逼日本“割肉”:不仅拒绝降低10%的对等关税,还要求日本大幅进口美国农产品,开放金融服务和数字贸易市场,甚至在数据跨境流动的规则上向美国靠拢。 更过分的是,美国还想把驻日美军费用的分摊问题塞进贸易谈判,摆明了是想把军事和经济捆绑施压。 这种谈判风格,让人想起上世纪80年代的广场协议。那时候,日本迫于美国压力签署协议,导致日元大幅升值,经济泡沫破裂,之后陷入长达几十年的低迷。 如今的日本,显然不想让历史重演。谈判桌上,美国的步步紧逼,彻底点燃了日本的反弹情绪。最终日本代表选择退出谈判,用行动向美国表明:别想用老套路逼我就范。 美日分歧的背后,是双方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美国希望通过高关税和市场开放,缩小对日贸易逆差,同时巩固在数字经济和金融领域的规则主导权。 日本则更看重自身产业的生存空间,以及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主动地位。尤其在汽车产业上,日本企业在美国市场占据重要份额,高关税直接威胁到这一优势。 而美国提出的农产品进口要求,也让日本担心国内农业市场受到冲击。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谈判自然谈不出结果。 更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在谈判破裂后抛出的“美债牌”。作为美债的最大持有国,日本手握超过1万亿美元的美债,足以对美国金融市场构成威胁。 尤其是在2025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大量美债即将到期,美国的财政压力不容小觑。 日本财务大臣的表态,表面上是针对美国,实际上也在向其他美债持有国传递信号:与其被动接受美国的贸易条件,不如联合起来用金融手段反制。 这种策略,不仅体现了日本的谈判智慧,也让美日博弈从贸易领域延伸到了全球金融格局。

0 阅读: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