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建毛主席纪念堂就是不妥的,邓公说。曾有外国记者采访邓公,说听到风声,毛主席纪念堂要拆除,真的吗?邓公回答说,拆除是不会的,是不可能的。不过当初建纪念堂就是不妥的,包括保留毛主席遗体,都是违背毛主席本人自己意愿的。毛主席生前就倡导共产党人尤其高级领导干部死后遗体都要火化,毛主席带头在倡议书上签了字,随后,中央干部都签了名。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生在湖南韶山冲一个普通农民家里。小时候在村里私塾念书,后来进了湘乡东山学堂,才算接触到新式教育。1918年,他跑到北京大学当图书馆助理员,一边整理书架,一边读了不少马克思主义的书,革命的种子就这么种下了。1921年,他参加了中共一大,在上海一条小巷子里跟其他代表一块儿点燃了革命火花。1927年秋收起义没成,他带着人上了井冈山,开辟了农村根据地。1935年遵义会议,他成了红军的核心领导,带着队伍熬过了最难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他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新中国成立,算是把中国带进新时代。1976年9月9日,他在北京去世,活了83岁,留下的功绩和争议都让人没法忽视。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生在四川广安一个地主家庭。小时候跟着家里干农活,皮肤晒得黑乎乎的。1920年,他坐船去了法国,一边打工一边读书,在工厂里摸爬滚打,还抽空学共产主义理论。1924年,他入了党,从此走上革命路。抗战时,他在太行山指挥作战,带着部队跟敌人硬碰硬。1949年后,他管过西南地区,忙着恢复地方经济。1978年,他提出改革开放,带着中国奔向现代化,算是改写了国家的命运。1997年2月19日,他在 北京去世,活了93岁,他的眼光和魄力至今让人佩服。 毛泽东去世没多久,1976年9月,中央就拍板要在天安门广场建毛主席纪念堂。选址定在原中华门遗址那儿,位置正对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正阳门,视野开阔。设计上,有人提出过把纪念堂建在山顶或者护城河边,但最后还是选了个简单的大方形建筑,方便人瞻仰。纪念堂占地挺大,长宽都是105.5米,高33.6米,用了大量灰白色花岗岩,显得庄重又结实。1977年春天动工,工人们忙着运石头、砌墙,热火朝天干了好几个月。到8月底,纪念堂基本成型,里面放着毛泽东的大理石坐像,背后还有幅画着山河的大壁画。可这事儿争议不小。早年档案里就有记录,毛泽东说过死后不要建啥纪念建筑,还想火化,骨灰撒江河里。他还在1956年带头签了火葬倡议书,中央干部都跟着签了名。可建堂的决定完全反着来,邓小平后来也说,这跟毛泽东本人的想法不符,压根就不该这么干。 1977年8月24日,毛主席纪念堂正式落成,成了天安门广场上一个醒目的地标。建成后,每天都有人排队进去瞻仰,纪念堂外游客也越来越多,拍照留念的络绎不绝。邓小平对这事儿态度挺复杂,他没公开反对,但私下里跟人说过,当初建堂和留遗体都是错的。可建成的东西不好拆,他后来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也说,拆是拆不了的,没可能。改革开放后,他忙着搞经济建设,纪念堂就这么一直立在那儿,成了历史的见证。如今,它还是个热门景点,每年都有人维护打扫,保持干净整洁。毛泽东1976年9月9日去世,享年83岁,结束了波澜壮阔的一生。邓小平1997年2月19日去世,享年93岁,走前见证了中国从穷到富的转变。两人去世后,留下的历史影响深远,纪念堂的争议也一直没停过。
1956年,毛主席在怀仁堂看戏,突然停下来问周恩来一句:“恩来,刘嫂子在哪?”在
【17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