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徽男孩以760分考入重点中学,谁料开学前,却查出白血病,近3万网友

刘昊东讲社会 2025-05-04 14:04:22

2019年,安徽男孩以760分考入重点中学,谁料开学前,却查出白血病,近3万网友为他捐款589092元,令人震惊的是,这笔钱后续却被一笔笔退回。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9年的夏天,安徽霍山的一个普通家庭沉浸在喜悦之中,14岁的金正林在中考中以760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当地重点高中,家人对他的未来充满期待,可命运却在这幸福的时刻骤然转向。   暑假期间,金正林突发高烧,久治不退,送往医院检查后,医生给出了令人震惊的诊断:急性白血病,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让一家人从天堂跌入深渊。   白血病治疗需要高昂费用,对于这个普通家庭来说,几乎是不可承受之重,金正林的父母,胡奇卉和丈夫,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救儿子。   亲戚朋友虽然尽力筹款,但这些帮助远远不够,胡奇卉和丈夫四处奔波,变卖家产,甚至低价出售了住房,只为延续儿子的治疗,但病房的开支如同无底洞,很快吞噬了所有资金。   金正林看着父母日渐憔悴,内心充满愧疚,他曾对母亲说不想治了,觉得自己拖累了家人,但胡奇卉坚定地安慰儿子,钱的事父母会想办法,让他安心养病。   在走投无路之际,一位亲戚建议他们尝试网络众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胡奇卉将儿子的情况发布到捐助平台,她没想到,这一举动点燃了希望的火光,来自全国各地的陌生人纷纷伸出援手。   最终两次筹款共吸引了28689位爱心人士,募集到589092元的善款,这笔钱成了金正林的救命稻草,也让一家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治疗过程异常艰难,金正林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却接连遭遇排异反应和感染的折磨,每一次并发症都让他在鬼门关前徘徊,痛苦远超常人想象。   胡奇卉日夜守在病床前,看着儿子被病痛折磨,心如刀绞,她多么希望能用自己的健康换回儿子的安康,丈夫则在外拼命打工,送外卖、干苦力、跑工地,只要能赚钱的活他都接。   胡奇卉除了照顾儿子,还在医院附近摆摊,卖些手套、袜子和小手工品,尽力补贴家用,夫妻俩的坚持和努力,只为让儿子挺过难关。   终于在治疗一年后,医院传来好消息:一名捐献者与金正林配型成功,移植手术随即展开,尽管术后仍有诸多波折,金正林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家人的支持,一次次闯过难关,经过两年的艰苦治疗,2022年秋天,17岁的金正林终于康复,得以重返校园,追逐三年前中断的学业。   康复后的金正林更加珍惜生活,他深知,自己的新生离不开父母的付出和28689位陌生人的帮助,胡奇卉和丈夫则始终铭记这份恩情,在他们心中,这笔善款是“借来的救命钱”,必须归还。   从儿子康复那天起,夫妻俩便开始为还款努力,五年间,他们省吃俭用,积累每一分钱,只为兑现当年的承诺。   2024年11月,夫妻俩终于筹齐了59万元,他们通过捐助平台发起退款申请,将善款逐一退还给当年的捐款人,每笔退款附上一句简短的留言:“您的爱心我们永远铭记于心!”   近3万名网友陆续收到退款通知,起初惊讶不已,因为捐款时没人期待回报,更少有人听说过退款的先例,当他们了解金家的故事后,无不被这份诚信和感恩打动。   有人说,这不仅是一次退款,更是一场关于善良的接力,金正林的父母用实际行动告诉儿子,也告诉所有人:接受帮助时要心怀感恩,有能力时要回报社会。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金家用五年时间,书写了一段关于诚信与感恩的佳话,正如网友所说:爱心需要传递,善良值得循环。愿这样的美好故事,成为连接心与心的桥梁,让更多人相信,好人终将一生平安。

0 阅读:59
刘昊东讲社会

刘昊东讲社会

人,生而自由,却无处不在枷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