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寿光县委书记王伯祥调任,前往潍坊担任副市长,然而他在临走前,竟将院子里剩下的煤和木炭都带走,作为一方要员,他这么穷吗? 1991年,寿光那儿的书记王伯祥要调到潍坊当副市长去了。奇怪的是,他走的时候,连院子里剩下的煤和木炭都打包带走了。有人就想了,这么大的官儿,怎么还这么抠门呢? 其实啊,王伯祥在寿光那五年半,可是做了不少大事。他把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业县,变成了全国都知道的蔬菜大县。他不仅搞起了大棚种菜,还建了个大市场,专门卖蔬菜,全国都有名。他还使劲儿搞工业改革,让寿光的企业赚得盆满钵满,总产值翻了三倍,税收也涨了快十倍。 说起来,王伯祥的灵感还是来自于一根黄瓜。1988年,他到村里调研,看到一根带刺儿的黄瓜,就觉得寿光农业的出路可能就在这上面。为了建大棚,他眼睛都不眨一下,就砍了十亩还没熟的玉米。别人都说他疯了,可他就是不听,带着村民们一起走上了发财路。1989年,大棚里的黄瓜开摘了,一斤竟然卖到20块,村民们立马就富了起来。王伯祥心里明白,光搞生产可不行,还得有个强大的市场来帮忙。在他的辛苦付出下,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很快就火了起来,成了全国都知名的交易地点。他还特别上心工业的发展,公开选那些有能力的厂长经理,给他们提供大展身手的机会,这让寿光的工业一下子就腾飞了起来。 身为书记的王伯祥,生活过得特别简单。他一直住在50年代盖的四间平房里,从来不要什么特殊照顾。1991年,他调到潍坊市当副市长,搬家的时候,全部的东西竟然只装满了一辆130卡车。最值钱的也就一台旧冰箱,剩下的就是些普通家具和衣服。最让人没想到的是,他连院子里那点蜂窝煤和木柴都带走了,这让来送他的人都很感动。 王伯祥的故事就是改革开放那会儿,基层干部怎么创新、怎么干实事的写照。他不怕打破老规矩,敢于担风险,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他的清廉和为民着想,不仅让寿光大变样,也给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立了个榜样。现在新时代了,我们纪念王伯祥,不光是怀念这位好党员,更是要学习他的精神,传承他的思想,鼓励更多人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
1991年,寿光县委书记王伯祥调任,前往潍坊担任副市长,然而他在临走前,竟将院子
肖媛评娱乐
2025-05-04 02:31: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