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竟成最大赢家?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给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火力全开,嘲讽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像镰刀锤子一样无差别攻击”,甚至让盟友“排队亲屁股”。 更耐人寻味的是,他一边唱衰西方,一边却对中国竖起大拇指:“特朗普这次真算错了。” 梅德韦杰夫用他一贯的毒舌风格,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比作“共产主义的镰刀锤子”——只不过这次挥舞它的不是苏联,而是美国,他调侃加拿大、墨西哥(被割得肉疼,英国和欧盟被迫低头参加“亲屁股仪式”。 最神秘的是那句“南欧的灯熄灭了”,引发全网猜测——是美国能源霸权掐灭了欧洲?还是欧盟自己玩脱了? 谈到中国,梅德韦杰夫罕见“点赞”,称中国庞大的市场和资源储备让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砸到了铁板”,而对俄罗斯,他反而一脸无所谓:“反正我们早被制裁3万次了,还差这点关税?”这种“你们打你们的,我躺我的”态度,倒是很符合俄罗斯近年来的“抗压人设”。 文章结尾,梅德韦杰夫意味深长地写道:“五月将迎来一场风暴,”结合即将到来的俄罗斯胜利日,这句话被解读为对西方的持续强硬信号,亲俄网友欢呼“骂得漂亮”,反俄阵营则嘲讽“嘴炮治国”。 梅德韦杰夫这篇“劳动节檄文”,表面上是嘲讽特朗普,实则是一套精心设计的政治叙事,他把关税战比作“镰刀锤子”,既讽刺了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又暗戳戳地揶揄西方“反俄反中”的逻辑漏洞——毕竟,如果关税战是“共产主义”,那美国岂不是在搞“计划经济”? 他对中国的“表扬”,看似客观,实则是在强化“中俄共同对抗西方”的叙事,在俄罗斯深陷制裁的背景下,拉拢中国成为必然选择。 而那句“南欧的灯灭了”,更是典型的阴谋论话术——不直接点名,却让读者自动脑补“美国是幕后黑手”,这种手法在信息战中极为高效。 不过,梅德韦杰夫的“键盘输出”虽然犀利,但现实中的俄罗斯经济依然步履维艰,当他在社交媒体上嘲笑西方“自食其果”时,俄罗斯的普通民众可能更关心物价和工资,这场“骂战”的真正赢家是谁?或许只有流量和地缘博弈的操盘手。 最后,值得玩味的是,梅德韦杰夫选择在劳动节发声,本身就是一种讽刺——当全球劳动者呼吁公平贸易时,大国却在打关税战,或许,真正的“劳动奖”应该颁给那些在贸易战中艰难求生的中小企业,而不是政客们的口水仗。
美国真正的政治精英不是现任总统特朗普,而是深藏不露的他!有人说,特朗普像是一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