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李莲英请求回老家养老。隆裕太后面色不善,心想:“你做了多少恶事,我岂能放你离开!”李莲英赶紧指着身后的7个盒子说道:“主子,老奴把这些东西交还给您,请您恩准我回家养老!”
信息来源;金满楼著. 显微镜下的晚清[M]. 2020
1908年冬月十五,紫禁城的雪下得比往年都急。
六十岁的李莲英跪在隆裕太后跟前,脑门死死贴着冰凉的金砖地,身后七个檀木盒子泛着幽幽冷光。
盒中除了慈禧赏的珍宝,还有三把库房钥匙,里头锁着他在内务府封存的三百万两白银。
这位伺候了慈禧大半辈子的老太监心里跟明镜似的——老佛爷前脚刚走,自己这棵老藤蔓就该找退路了。
“主子,老奴把这些物件交还给您。”李莲英嗓子眼里挤出来的声音带着颤。
隆裕太后端着茶碗的手顿了顿,眼角扫过盒子里乾隆年间的碧玉扳指,还有那棵翡翠雕的白菜叶子正泛着莹莹绿光。
她不知道的是,库房里那三百万两封银的看守太监,早被李莲英换成了自己人。
要说李莲英能混到这地步,真得从四十年前那个腊月天说起。
河间府老李家的破草房里,十三岁的半大小子疼得在土炕上打滚,净身师傅的刀子还带着锈腥味。
跟他前后脚进宫的安德海倒是风光,仗着慈禧宠信鼻孔朝天,结果让山东巡抚丁宝桢砍了脑袋。
这事儿成了李莲英的活教材,往后在宫里走路都数着砖缝走。
马车轱辘压着宫砖“咯吱”响的时候,李莲英怀里还揣着那把桃木梳子。
他特意绕道西四牌楼,在棉花胡同83号老宅前停了车——这院子原是明朝女将军秦良玉的纺织作坊,门廊暗格里还藏着把德国造左轮手枪。
当年给老佛爷通头,这把梳子一天要过手三遍。
出宫那天鹅毛大雪,跟他揣着安德海人头回宫复命时的雪一样大。
隆裕太后到底准了他回家,还答应每月给六十两银子养老。
李莲英前脚刚走,小德张就带人撬了内务府库房,那三百万两封银早被换成裹着银皮的铅块。
这话传到李莲英耳朵里,吓得他连夜把海淀镇三处宅子的牌匾都卸了,棉花胡同正门的“李府”匾额摘下来劈了当柴烧。
要说这老狐狸是真会打算盘。
四个过继来的侄子每人分了二十万两白银,两个养女各得十七万两。
分家那日最值钱的碓房居宅院引得嗣子们拳脚相向,李莲英咳着血骂道:“当年安德海暴毙,棺材板都没捂热乎就让人掀了!”
剩下的金银细软全散给了老部下,每月初八雷打不动去广化寺烧香,平日只穿粗布衣裳,连吃食都换成清粥小菜。
可该来的还是躲不过。
1911年二月初四子时,63岁的李莲英咽气前盯着西洋自鸣钟,硬撑着等到初五卯时才闭眼——就为避开“正月死人败三年”的民间忌讳。
四个侄子对着没头的尸首发了愁,最后用隆裕太后赐的恩济庄二十亩地草草下葬。
58年后考古队挖开坟茔,发现棺椁底下七口倒扣的陶瓮摆成北斗七星——这是前清太监防阴兵盗墓的秘法。
等辛亥革命的炮仗声传到北京城,李莲英的坟头草都三尺高了。
那些翡翠白菜、碧玉扳指早不知换了多少主子,倒是墓碑上那句“事上以敬,事下以宽”还清楚得很。
谁也没发现,棉花胡同老宅门廊的暗格里,那把左轮手枪的枪膛还留着发烫的弹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