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山东黄县土改,地主丁百万匆匆逃走。佣人们将剩下的财产瓜分一空。而长工老林空手回到家,被老婆一顿痛骂。老林无奈返回,却只寻得两捆“干柴”,谁知,10年后,这两捆干柴的价值却上亿元。 山东黄县刮着冷飕飕的北风,方圆几十里最阔气的丁家大宅乱成了一锅粥,这户靠当铺发家的地主在当地扎根三百多年,光是宅子里的房间就有三百多间。 如今当家的丁百万一听说要土改,带着几个护院连夜往青岛方向逃命,连炕头柜子里的金条都没顾上拿。 消息传到村里的时候天还没亮透,十几个长工抄着扁担就往东家宅子冲,往日里连正门都不让老百姓进的深宅大院,这会子门板都叫人卸了。 长工们熟门熟路直奔账房撬锁头,外头的老百姓举着麻袋往里涌,有人抱着绸缎被面往外窜,有人扛着八仙桌往家跑,连厨房里腌的咸菜缸都叫人抬走了。 在丁家干了二十年的长工林守义来得晚,挤进院子时连块铜板都没剩下,他摸黑钻进书房,借着窗户缝透进来的亮光,瞅见墙角堆着六个裹红布的竹筒子 老林想着家里灶台正缺柴火,扛起两筒就往家跑,他那口子王桂花在门口望风,看见男人就抱着两根破竹筒回来,气得抄起扫帚疙瘩要抽人。 而那两根三尺来长的竹筒在柴火堆里一放就是十年,直到1957年省里派文物工作队下乡,王桂花想起当年这茬,抱着试试看的心思把竹筒往专家跟前一递。 戴着圆框眼镜的老先生拿软毛刷扫去竹筒口的积灰,手电筒往里头一照,惊得差点摔了眼镜,里面裹着三幅北宋年间的绢本《古佛图》,放在现在其价值不可估量。 实际上他祖上也是讲究人。明朝万历年间丁家老太爷在京城当过户部主事,告老还乡时带回来好些宫里流出来的字画。 等到国年间丁家改开当铺,那些祖传的宝贝都拿油纸裹好封在竹筒里,藏在书房暗格的最深处,当年乱哄哄的场面,谁也没注意书房墙上那几块能活动的青砖。 后来,老林两口子把六个竹筒全交给了县文化馆,这里面除了《古佛图》,还有明代仇英的《辋川图》摹本,最稀罕的是元代赵孟頫亲笔写的《心经》册页。 如今这些宝贝都收在山东省博物馆的恒温柜里,每回展出都要派八个保安守着,村里老辈人常说,丁百万当年要是晚跑半炷香功夫,这些传家宝指不定就跟着他漂洋过海了。 提起当年的事情也有奇怪的地方,当时冲进丁家大宅的少说有两三百号人,竟没一人发现书房墙上的暗门。 后来省档案馆的人来查资料,在泛黄的土改记录里翻到这么一段:1951年黄县搞文物普查,有老乡反映丁家书房墙上糊着带字的宣纸,工作队去查看时发现墙上留着个空荡荡的暗格,敢情那些竹筒早叫人拿走了,只是谁也没想到会是老林拿回家当柴火的俩竹筒子。 现如今去黄县旅游的人,还能在丁家大宅的复原书房里看见那个暗格,讲解员总爱指着墙上那个黑窟窿说故事,末了总要带上一句:"所以说啊,好东西该是谁的就是谁的,强求不来。" 听着像是在说丁家,细琢磨又像是在说那些年月的世事变迁。倒是老林两口子后来得了个镶金边的奖状,现在还挂在县文化馆的光荣墙上。 信息来源:中国文艺网金农《古佛图》历险记:曾差点被当作柴火烧掉.2013-04-09.
1947年,山东黄县土改,地主丁百万匆匆逃走。佣人们将剩下的财产瓜分一空。而长工
粉樱萌娃
2025-05-03 13:04:14
0
阅读: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