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北方俄乌冲突,西方印巴争端,东南方向台菲局势也不消停,想要打破僵局,咱得换种思路,主动出击,也去别人家门口“搅个局”。美国最怕的就是本土出问题,他们这么在意自家安全,咱们就摸到他们家后院多晃悠晃悠,他们肯定坐不住。 道理挺简单,一直处在被动守势,精力全用在防御和应付上,怎么有时间搞发展? 历史上当年苏联在古巴搞导弹危机,把美国吓得不轻,这种打法其实很有效,把对方的注意力从别人地盘拉回自己家。 每当美国感受到后院有风险,往往就没空来咱边上挑事,所以现在看,加拿大、古巴这些地儿就是最直接的突破口。 咱们加点经济合作、文化交流,这些事不见得看上去轰轰烈烈,但绝对能让美国绷紧神经。 在加拿大,比如加强能源合作,签些长约,美国一想到自家能源命脉可能受点影响,立马神经质起来。 古巴离美国太近,一直就是美国头上的刺,咱们加大点投资,多来点合作,让古巴稳定下来、壮大点,肯定能让美国觉着麻烦。 其实这种主动出击并不是说一定要搞大动作,有时候外交、贸易、文化一点点积累下来,才是真正的“软刀子”。 美国平时就是这么慢慢在咱们身边下套的,照猫画虎,咱干同样的事,没什么不合适,关键是要敢想、敢走出去,不能总是被动挨打。 说到这儿,很多人觉得“不惹事”是好孩子的表现,实际上,长期下去,别人反而觉得你好欺负。 要想让对方安分点,得让他们了解咱们不是只会守着,还敢出击,一次两次你打到对方的痛点,他们才会开始琢磨,是不是得收敛点。 咱们这盘棋,下得就是耐心和智慧,不需要天天硬碰硬,有时候小动作做起来,对方顾不过来,自然就得分神。 咱们一边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一边让别人不得不在自己家琢磨咋防住你,这就叫赢在气势上。 聊到这儿,突然有点灵感,最后写首小诗,换个方式表达: 他乡风雨起, 心头波浪翻。 一着棋先手, 邻里自要安。 软语藏锋芒, 未战已无眠。 谁说守是策, 行者总当前。 说一句,大家觉得这首诗合适吗?你怎么看?欢迎你来说说你的想法。
中国为何不与美国谈关税互免?因为“被蛇咬过两次”。2018年,双方本来已经谈得差
【13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