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女战士徐敏准备去如厕,突然被一壮汉抱到了床榻上,对方捂住了她的嘴巴,并凑到她的耳边轻声说:丫头不要动,现在你是我老婆。房间内黑漆漆的看不清对方,但徐敏听出了男人是村里的老江。 1939年深秋的夜晚,徐敏摸黑走向茅房,刚转过墙角,黑暗中突然窜出个壮汉,被吓的不行,正当她要呼救时,耳朵边传来急促的喘息:"别动弹!现在你是我媳妇!"粗粝的嗓音让徐敏浑身一震,这是村里老江的声音。 老江把人往屋里拽的时候,院墙外已经响起脚步声,徐敏蜷缩在土炕最里边,听着自己擂鼓似的心跳。 老江扯过破棉被往她身上一罩,转身抄起桌上的茶壶,壶嘴还冒着热气。 木门被踹开的瞬间,油灯照亮了三个国民党士兵的脸,领头的用枪托敲着门框:"查共党分子!" 老江弓着腰迎上去,茶碗碰得叮当响:"老总们辛苦,喝口热茶暖暖身子。"他说话带着浓重的乡音,袖口满是补丁。 不过,士兵的关注点可不在这,眼睛像耗子似的在屋里乱窜,炕上那团被子突然剧烈抖动,撕心裂肺的咳嗽声从里头传出来。 老江一拍大腿:"这婆娘得了痨病,天天咳血,家里药罐子都熬破了三个。"话音未落,被窝里就传出"哇"的干呕声。 领头的兵痞倒退两步,捂着鼻子骂骂咧咧,老江赶紧摸出个粗布钱袋往人手里塞:"给老总们买酒驱驱晦气。" 铜板叮叮当当的脆响里,搜查变成了走形式,等脚步声彻底消失在村口,老江瘫坐在门槛上,后背的汗把褂子浸得能拧出水。 徐敏掀开被子时,月光正照在老江沟壑纵横的脸上,这个平时闷头种地的庄稼汉,此刻眼里烧着两团火:"东南角柴垛底下藏着包袱,干粮和路引都备好了。"他说话时手指头还在哆嗦,却把徐敏的退路安排得明明白白。 三天后徐敏抵达联络站,等来的却是晴天霹雳,平江地下组织遭叛徒出卖,二十多个同志全折在国民党手里。 她攥着皱巴巴的名单蹲在墙角,眼泪把灶灰冲出一道道沟,这些名字里有教她认字的刘大姐,有帮她缠过裹脚布的王叔,现在都成了湘江边的新坟。 值得一提的是,她从小就是什么柔弱的女生,十六岁剪了辫子参加学运,十八岁揣着《新青年》杂志投奔苏区。 在长沙做交通员的时候,让特务逮住关进黑牢,辣椒水灌进去,竹签子钉进指甲缝,昏过去就用凉水泼醒。 可问她组织秘密,她就瞪着血糊住的眼睛笑:"我脑子笨,记不住事儿。" 最险那次是在平江客栈,那天本来要接头,徐敏刚迈进门槛就觉着不对,掌柜的算盘珠子打得太急,跑堂的眼神总往她包袱上瞟。 她转身要走,后院突然冲出来五六个便衣,幸亏她熟悉地形,顺着晒辣椒的竹竿翻过院墙,鞋底都跑掉了半只。 后来才知道,那地方早被国民党盯上了,他们设了套等共产党钻,光那天就抓了七八个人。 徐敏躲在渔船里听着江上的枪声,指甲掐进船板缝里,船老大把煮好的鱼汤递给她时,发现这姑娘咬着嘴唇在打摆子,眼泪珠子啪嗒啪嗒往汤碗里掉。 这些年徐敏见过太多生死,有次送情报过封锁线,眼瞅着前头的老乡让流弹打中后心,她趴在水沟里,看着血慢慢浸透那人的粗布衣裳。 等天黑透了,她摸过去取下情报,顺手把老乡没抽完的半截烟锅塞进自己兜里,那是陕北老乡自己种的烟叶子,味儿冲得很。 1941年开春,徐敏调去沪上做潜伏工作,临行前组织上给她配了假丈夫,是个留过洋的工程师。 二人住在霞飞路的石库门里,白天各忙各的,晚上就着昏黄的台灯整理情报,有天夜里防空警报响得瘆人,徐敏突然说:"等仗打完了,我想回平江看看。"工程师没接话,把译好的电文折成纸飞机,看着它在黑黢黢的弄堂里飘远。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故事都是后来从档案馆里翻出来的,泛黄的审讯记录上还粘着血渍,徐敏的签名歪歪扭扭,像她当年在牢里受刑时咬碎的牙。 平江惨案的调查报告有三十多页,牺牲者名单占了大半张纸,老江的名字没在里头,这个救了徐敏命的庄稼汉,1942年闹饥荒时饿死在自家地里,怀里还揣着半块没舍得吃的观音土。 徐敏活到了九十年代,有记者问她这辈子最难忘的事,她扶着老花镜想了半天:"1949年进城那天,我在秧歌队里扭断了鞋跟。"说完自己先笑起来,窗台上摆着的那张黑白照片里,二十岁的徐敏穿着阴丹士林布旗袍,眼神亮得像暗夜里的火把。 信息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双枪手”、“女政委” 记革命一生的战士徐敏》
1939年,女战士徐敏准备去如厕,突然被一壮汉抱到了床榻上,对方捂住了她的嘴巴,
粉樱萌娃
2025-05-03 11:37:4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