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善来到了北京,想收回父亲当年购置的四合院,然而住户却不认账,并提出如果想收回,就,每家给几百万,无奈之下,他只好找上相关部门,那杜维善最后有没有收回房产呢? 1991年,杜维善回到北京,满心想着拿回父亲杜月笙当年买下的四合院。这房子据说是杜月笙为京剧名伶孟小冬购置的,承载了他儿时的记忆。可事情远没那么简单。院子里的住户住了几十年,压根不认他这“房主”的身份,还狮子大开口:每家几百万,不然免谈。杜维善手里攥着老房契,却发现这东西在现实面前啥用没有。他跑去相关部门求助,人家翻了翻资料就说,产权早变了,房契没法律效力,建议他自己跟住户私了。可几百万的价码,他哪掏得出来?折腾一圈下来,房产还是没拿回来。 这事搁谁身上都憋屈。杜维善不是来抢房子,他是想找回点家族的根。可时代变了,历史翻篇了,当年的辉煌在1991年的北京胡同里,只剩下一声叹息。那四合院最终还是留在了住户手里,杜维善的努力成了空。 要说这四合院的故事,还得从杜维善的老爹杜月笙讲起。杜月笙,1888年出生在上海浦东,小时候家里穷,爹死了,靠舅舅拉扯大。他从街头混混干起,凭着脑子活胆子大,挤进了青帮。那年头,上海滩是冒险家的乐园,杜月笙靠着一身江湖气和生意头脑,愣是从底层爬到了青帮老大的位子。他跟黄金荣搭上线,混得风生水起,后来还跟蒋介石这样的政界大佬攀上了关系。 杜月笙这人复杂得很。早年他沾过毒品生意,赚了不少黑钱,可抗战时他也干过正事,出钱出力支持抗日,捐款、搞物资,还派人干掉过汉奸。他在上海滩涉足商业、政治、慈善,名头响当当。感情上,他娶了五房太太,最出名的就是跟孟小冬那段。杜月笙1951年在香港去世,留下的不仅是传奇,还有一堆遗产和故事,比如北京这座四合院。 杜维善为啥没拿回四合院?原因其实不难懂。1949年后,中国经历了大变革,土地和房产政策全变了。杜月笙那会儿买的房子,到了90年代,产权早就不是原来的样子。房契再老,也敌不过历史的大手。加上住户住了几十年,政府分房的政策又在那儿,他们觉得自己才是合法的“主人”。几百万的搬迁费不过是漫天要价,可对杜维善来说,这数字根本不现实。他找相关部门也没用,因为法律和现实都站在住户这边。 这事儿挺扎心的。杜维善不是贪财,他是想找回点父亲的痕迹。可时代不同了,个人的念想撞上社会的墙,只能碰个头破血流。 房产没拿回,杜维善没就此消沉。他把精力转向了文化和慈善,干了件大事——收藏和捐赠古钱币。他从1991年起就往上海博物馆捐东西,先是300多枚中亚古币,后来2004年捐了1700多枚丝路古国的钱币和200多本书,再到2012年又捐了410枚贵霜、萨珊的古币,总共2128枚,价值18亿人民币。这些东西不是随便捡来的,他专研究丝绸之路沿线的游牧民族货币,像塞人、大月氏,体系整得特别严谨。上海博物馆还特意给他开了展厅,封他为终身顾问。 杜维善1933年出生在上海,1951年跟妈去了台湾,后来留学澳洲学地质。毕业后他在台湾干过石油公司地质师,最后定居加拿大温哥华。他没继承老爹的江湖路子,却用自己的方式延续了家族的名声。2020年,他在温哥华去世,88岁,走得低调,留下的遗产不是房子,而是文化上的贡献。 杜维善这事儿,不光是一个人的奋斗史,更是一个时代的影子。杜月笙那代人,靠胆识和机缘在乱世闯出一片天,可到了杜维善这代,社会变了,规则变了,过去的荣光变成了今天的负担。四合院拿不回,不是他没本事,而是历史翻篇后,个人再怎么折腾也拗不过大势。 但他也没白忙活。房产没了,他在文化上留下的东西却实打实影响了后人。那些古币不光是钱,更是丝绸之路的历史碎片,通过他的手留在了中国。这比拿回一座房子值多了。
1949年,一位被俘的国军副师长李长亨在审讯室里突然开口:"能否替我向周恩来发一
【2评论】【3点赞】
用户10xxx47
这个都能收回的话,不知道爱新觉罗会不会也想收回故宫?
红爷
那18亿能分成多少个几百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