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特稿】「4+4」医学选才国内外均有 「把关」是关键
备受关注的「4+4」项目,其实在国内外早已存在。中国传统医学生培养模式,基本都需要攻读临床五年制(本科)、临床「5+3」一体化(本硕连读)或者临床八年制(本博连读),进行约三年的规培,成为正式医生。「4+4」医学生培养模式,即学生先完成4年非医学专业本科,再接受4年医学教育,最终通过规培(多数为一年)成为正式执业医生。
在国内,「4+4」模式最初于2002年出现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该培养模式特点为本科专业不限,学生入学前需自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等5门医学预科课程。课程设置融合医学与工科知识,如生物材料学、医学大数据等,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与技术创新能力。通俗来说,这个「4+4」模式相当于重启了申请者的生涯规划,直接跳过了传统医学教育长达10年的培养过程。根据内地媒体的公开报道,到目前为止,实施该模式的院校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浙江大学「巴德年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