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30岁的阎锡山迎娶14岁美娇娘徐兰森,洞房花烛夜,阎锡山对徐兰森说:“我有言在先,我爱的人是徐竹青,娶你只是为了传宗接代,。”谁料,转身阎锡山就迷失在温柔乡! 命中注定的爱恨纠葛1899年的一个冬日,一个不经意的邂逅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在山西一家小小的缝纫店内,15岁的阎锡山第一次见到了21岁的徐竹青。尽管年龄相差六岁,尽管当时的社会男大女小才是常态,但阎锡山却被徐竹青那素淡的容貌和纯朴的气质深深吸引。 "这就是我要娶的女子。"阎锡山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 得知徐竹青家境贫寒后,阎锡山非但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在那个男权至上的时代,阎锡山的这一决定无疑是叛逆的。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向徐竹青求婚。徐竹青被这个比自己小六岁的少年的真诚打动,接受了他的求婚。 1900年初,两人喜结良缘。婚后的生活平淡而幸福,徐竹青体贴入微,深得阎家上下的喜爱。阎锡山也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对妻子百般宠爱,对父母尽心尽力。新婚的甜蜜时光并没有持续太久,1904年,阎家生意突然失败,留下了一笔巨额债务。 面对债主的追讨,阎锡山和父亲不得不远走他乡躲债,留下徐竹青和婆婆独自面对窘迫的生活。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徐竹青没有抱怨,没有埋怨,她只是默默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白天,她和婆婆一起靠着针线活维持生计;晚上,她还会出去做些零工,一点一点地偿还债务。 "竹青,你受苦了。"每当收到徐竹青寄来的家书,阎锡山都会心疼不已。在外流亡的日子里,阎锡山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他开始在军事领域寻找出路,并逐渐展现出非凡的才能。 时光荏苒,1911年,阎锡山凭借自己的军事才华,在军阀中崭露头角,被任命为山西都督。当他位高权重时,第一件事就是将徐竹青和父母接到山西同享荣华。尽管身边不乏美人,阎锡山依然深爱着自己的结发妻子。 然而,婚后十五年,徐竹青始终未能怀孕。阎锡山的爷爷临终前,拉着孙子的手恳求道:"锡山啊,你得给我生个曾孙,延续咱阎家的血脉啊!" 阎锡山看着爷爷苍老的面容,心中五味杂陈。他爱徐竹青,但家族的期望又如何能够推却?这个承诺,成为了他们婚姻中最大的阴影。 面对徐竹青的不孕,阎家人开始暗中着急。他们请来了徐竹青的姑姑,委婉地劝说她允许阎锡山纳妾。徐竹青起初坚决反对,但看到丈夫为了家族传承而日渐消瘦的模样,她的心终于软了下来。 1914年,山西官邸内张灯结彩,30岁的阎锡山迎娶了年仅14岁的徐兰森。这位美丽的少女,从此踏入了复杂的家庭关系网中。为了避免尴尬,徐兰森被安排改姓为"徐",假装是徐家的养女,是徐竹青的妹妹。表面上看,这是一场体面的婚礼,但洞房花烛夜,阎锡山对徐兰森说的第一句话却是:"我有言在先,我真正爱的人是徐竹青,娶你只是为了传宗接代。" 这句话像刀一样刺入徐兰森的心,但她没有哭闹,没有抱怨,只是默默地接受了这个现实。然而,徐兰森并不甘心只做一个生育工具。她聪明、漂亮,更重要的是,她很快就履行了自己的"使命"——为阎家生育后代。 徐兰森先后生下了五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这让阎家上下都欢欣鼓舞。尽管按照规矩,孩子们不能称呼徐兰森为"妈妈",但她的智慧和母爱还是赢得了孩子们的尊重和爱戴。徐竹青也确实信守承诺,将徐兰森的孩子视如己出,尽心尽力地照顾他们。 表面上,这个家庭维持着微妙的平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阎锡山的感情天平悄然发生了变化。他开始被徐兰森的温柔和贤惠所吸引,与她相处的时间也越来越多。虽然他从未明言,但家里的人都看在眼里。 1930年底,北伐军战事吃紧,阎锡山作为军阀之一,形势危急,被迫从山西逃往大连。在这个危难时刻,徐兰森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带着六个孩子去找阎锡山。这一举动,彻底改变了家庭的动态。 远离家乡的日子里,阎锡山与徐兰森朝夕相处,感情越发深厚。孩子们也在这段时间里,开始自然而然地称呼徐兰森为"娘"。当徐竹青得知这一情况后,心如刀绞。她匆匆赶到大连,却发现自己已经成了这个家庭的局外人。 "这些孩子都是我一手带大的,现在却叫她'娘'?"徐竹青痛苦地质问道。 然而,面对徐竹青的抗议,阎锡山却表现得异常冷淡:"你太小题大做了,孩子们叫谁都是一样的。" 这句话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徐竹青心中最后一丝希望。她意识到,自己的丈夫已经彻底迷失在徐兰森的温柔乡中,那个曾经说"我真正爱的人是徐竹青"的阎锡山,早已不复存在。
1949年,一位被俘的国军副师长李长亨在审讯室里突然开口:"能否替我向周恩来发一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