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4点,随着一声枪响,朝鲜人民军一马当先的杀过了三八线,三八线一侧的韩国军队明显没有想到人民军竟然敢如此大胆,一阵兵荒马乱之后,他们倒的倒,逃得逃,竟然让人民军如入无人之境一般畅通无阻。
韩军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应对呢?这都要归咎于两国的军事力量对比以及他们被分裂时的情况。
在朝鲜半岛被分裂以前,朝鲜与韩国,同属于一个国家。1949年8月9日,日本战败前期,美国与苏联,对当时还是日本殖民地的朝鲜半岛进行了分割。
美国提出,以北纬38度线为界,将朝鲜半岛分为北南两个部分,苏联北、美国南,苏联同意了这一提议,朝鲜半岛由此被分裂了。
彼时,南北半岛还算比较和谐,但是,南北两地的朝鲜民众都不愿意自己被苏军和美军托管,于是逐渐发起了民族主义运动。
为了镇压两地人民,苏联和美国都采取了措施。苏军杀害了他们的民族领袖曹晚植,美国则培植了李承晚集团来管理韩国。
1948年10月,经过协商,苏联和美国终于就朝鲜和韩国的管理问题达成了一致。苏联从朝鲜撤军,彻底将朝鲜的控制权交给朝鲜人民,美国也宣布从韩国撤军,只不过美其名曰留下了少量了文官来帮助韩国处理政事。
苏联和美国撤军后,三八线附近的交通、通讯、物资等全被被切断了,朝鲜和韩国居民彻底对立起来。
从1948年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之前,两方居民已经在三八线附近产生了2000多起摩擦,距离真正的战争,只有一步之遥了。
既然两方摩擦已经很久了,为何在战争一开始的时候,韩国被朝鲜按在地上打了,这还要归功于苏联给朝鲜的帮助,以及朝鲜人民的自我准备。
据资料显示,苏联和美国撤军之后,朝鲜和韩国两地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分裂之初,两地的面积差不多,朝鲜占总面积的56%,韩国占44%;
人口方面,朝鲜有900万人,韩国则有2100万人;朝鲜地区以前主要是工业区,韩国地区以前主要是粮食产区。
苏联撤军后,朝鲜人民开始积极自救起来。1949年和1950年两年,朝鲜都实行了计划经济,这让他们从原本的物资短缺状态,逐步实现了自给自足,韩国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李承晚集团,仗着有美国的支持,并未尽心尽力管理韩国,1949年时,韩国物价增长了两倍,财政赤字增长了60%,整个南朝鲜呈现出一片水深火热的景象。
在韩国政局不稳,人心惶惶的时候,朝鲜却在稳扎稳打的前进。1948年,朝鲜人民军成立,随后,朝鲜与苏联签订了合作协议,就此建立了良好关系,同月,当时的朝鲜领导人金日成访问朝鲜,成功获得了步兵师、机械师和军用飞机等装备。
等到了1949年,朝鲜又开始进一步扩充和完善了自己的军事力量。他们向苏联提出,希望能追加武器援助并为自己的军队改革提供帮助,苏联同意了这一要求。
同年12月的时候,金日成又提出,希望能向苏联购买价值约1.12亿卢比的武器,同时增兵到10万。
随后,朝鲜向我国发出申请,希望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朝鲜人部队和朝鲜籍军官可以转交给他们。
通过一系列的准备和谋划,在战争爆发之前,朝鲜已经拥有了10个步兵师、1个坦克旅、1个坦克团、装备坦克150余辆、飞机200余架的军事力量,军队人数更是达到了13.5万人。
反观韩国,他们的准备就不那么扎实了。首先,美国在撤离韩国的时候,并没有给韩国留下什么重型武器,李承晚上台后,更是注重口号战争而并非实际战斗。
李承晚非常明确的提出了“北进统一”的口号,第一步就是扩充原有的警卫队为陆、海军;第二步开始实施兵役法,规定17岁至60岁之间有行为能力的都要义务服兵役。
1949年3月,韩国提出了扩军计划,打算将陆军军队扩充到10万,海军军队增加到1万人,空军军队增加到300人,另外,韩国与美国签订了“共同防御互助协定”,美国将会为韩国军队提供武器和技术支持。
如此看来,尽管朝鲜和韩国都做了军事准备,但是谁的准备更具体,更有用,已经一目了然了。
朝鲜通过与苏联合作,不但培养了自己的士兵,还准备好了充足的军事武器;而韩国,只想到了扩军,武器却是没有认真准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难怪朝鲜战争一开始,韩国就被朝鲜按在地上摩擦了。
可惜的是,朝鲜的胜利并没有多久,作为韩国的盟友,看到韩国节节败退,美国组织了“联合国军”登陆仁川,这才扭转了韩国必败的局势。
如果没有美国的干涉,也许韩国落败之时,就是朝鲜半岛统一之时,也就不会有如今的驻韩美军,朝鲜和韩国针锋相对的时候了,两方冰释前嫌,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