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的实质就是,一个出口大国和一个进口大国之间的摩擦!出口大国,没内需,有制造,进口大国,有内需,没制造! 2018年3月22日,美国白宫里的一纸备忘录,像一颗石子丢进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那天,特朗普宣布对500亿美元的我国商品加征关税,理由是咱们的贸易手段“不公平”。十天后,我国反击,对美国大豆、汽车加征同等关税。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制造业强得一塌糊涂,但内需这块儿一直没完全跟上。反观美国,消费市场全球第一,制造业却在全球化浪潮里慢慢空心化。2018年关税战打响,美国盯着贸易逆差开火,觉得咱们靠补贴、技术转让占了便宜,想通过加税逼咱们改政策,顺便拉回自己的制造业。可这招真管用吗?美国工厂关了那么多年,劳动力成本高得吓人,产业链早就散布全球,哪是说回就回的。我国这边也没闲着,靠着韧性顶住压力,内需慢慢刺激起来,还开拓了“一带一路”市场。 这场仗的起因得从头说。2018年3月,美国先动手,500亿商品加税25%,咱们4月2日回击,针锋相对。之后几年,双方关税你加我加,税率蹭蹭涨,商品范围越拉越大。美国说是为了缩小逆差,可数据摆在那儿,逆差没咋变,反而全球经济跟着遭殃。2018到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慢了0.3个百分点,贸易量掉1.2%。美国农场主的大豆卖不动,堆满仓库,咱们的消费者干脆找南美买,美国市场份额一点点丢了。 发展到2020年1月,中美签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咱们承诺多买美国货,可技术竞争、产业补贴这些硬骨头还是没啃下来。2021年拜登上台,政策调了调,但关税战没停,科技、军事领域还更紧张了。到了2024年,特朗普二度当选,2025年2月又放大招,对所有我国商品加税10%,总税率飙到145%。咱们不甘示弱,关税提到125%,还限制稀有金属出口,直接卡美国汽车和国防的脖子。全球股市一泻千里,供应链乱成一锅粥。 影响有多大?美国那边,部分行业靠保护政策喘口气,可老百姓日子不好过,物价涨得心慌。我国这边,内需撑起一片天,多元化贸易也走得稳。全球经济被拖后腿,企业成本涨,消费者钱包瘪,谁都跑不掉。可也有意外收获,美国高端制造业回流一点儿,比如芯片;咱们借机产业升级,内需市场更有活力。这场仗打下来,表面是贸易,实则是两国经济结构的硬碰硬。 未来咋走,谁也说不准。咱们作为出口大国,正使劲儿挖内需潜力,转经济结构;美国想重振制造业,少靠外边儿。两国博弈,少不了竞争,但也得找合作点。全球化这张网,谁也离不开谁,单边搞保护,只会两败俱伤。咱们外交部说得好:“合作是中美唯一正路。”未来挑战多,机会也不少,关键看怎么谈,怎么平衡。
中美关税战的实质就是,一个出口大国和一个进口大国之间的摩擦!出口大国,没内需,有
落叶随风呀
2025-05-02 04:28:03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