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老城巡礼 【导语】 “这里是南京的北大门——六合,一座被滁河水浸润了千年的老城。从南宋城墙的残垣,到清真寺的悠远邦克声;从文庙棂星门前的琅琅书卷气,到大官巷井栏上绳痕刻下的烟火日常……今天,我们将走进雄州街道的街巷深处,循着清真女校的砖瓦、县府衙民居的雕花、万寿宫的飞檐,去拼贴一幅被遗忘的老城图景。 这些古迹有的依然鲜活,有的正悄然褪色,但每一块砖石都藏着回民迁徙的足迹、儒道交融的智慧,和一座城的集体记忆。请随我们推开这扇时光之门,聆听六合的低语。” 1. 清真女学旧址 这里是南京六合区级文保单位,1930年为满足女穆斯林礼拜需求而建,是当时少有的女性宗教活动场所。建筑坐西朝东,见证了上世纪30年代伊斯兰教在六合的传播与包容性发展。如今,它已转型为伊斯兰教殉葬处,虽功能变迁,但其青砖灰瓦的朴素风格仍保留着民国时期的建筑特色,是回民社区历史的重要见证。 2. 南门清真寺(常家清真寺) 这座拥有610多年历史的明代古寺,相传为明初名将常遇春后人所建,民间称“常家清真寺”。其礼拜大殿为江北地区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建筑,历经滁河水患仍屹立不倒。大殿梁枋门窗及台基石雕均施伊斯兰教风格的图案。大殿前东南11米处有明代“永乐”古井一口,东北10米处有470年古柏一棵。寺内曾创办“葆真小学”,融合汉文与伊斯兰教育。2015年修缮后新增宣礼塔——同心塔,这是初核标志性灯塔。取名同心同德,振信振行!2004年建达浦生纪念馆,展现六合回民与爱国学者达浦生的深厚渊源。他是中国伊斯兰教的创始人,中国经学院院长,六合人。 3. 县府街34号清代民居 这座区级文保单位是典型的清代民居,雕花门楼与四合院布局彰显江南古韵。然而现状堪忧:房梁腐朽、电线私拉、晾晒被褥占用空间,保护措施长期缺失。尽管政府文件明确要求保护,但落实滞后,亟待社会关注与修缮行动,避免这座承载城市记忆的建筑湮没于时光。 4. 六合文庙 始建于唐代咸通元年(860年),规模居全国第五,是江北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文庙群。主体建筑大成殿庄严恢弘,乾隆御笔“万仞宫墙”与品字井、泮池等构成儒家礼制空间。1995年列为省级文保单位,其建筑细节甚至为南京夫子庙重修提供参考,堪称六合文化地标。 5. 六合明城墙遗址 这段南宋始建的城墙残存约160米,高6米,城砖尺寸小于南京明城墙,体现地方防御特色。2006年考古发现护坡墙基与散落城砖,印证了历代修葺史。虽历经1958年拆城运动,残垣仍诉说着六合作为军事重镇的往昔,现为市级文保单位。 6.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 前身为1941年谢植梅创办的县立初级中学,80余载培育英才,2004年晋升省四星级高中。校园山水相依,校风严谨,曾涌现多名高考状元。其旧址万寿宫(清代古建)现为文保所管理,校史与古建交融,彰显六合教育文脉的传承。 7. 万寿宫 清道光九年由元真观改建,重檐歇山顶的建筑结构,宫墙深红色为主,大殿天花板中央有几百鹤舞祥云的精美图案。门东有赑屃驮碑。咸丰年间毁于战火,光绪重建后改名为万寿宫,建国后为“人民教育馆”“六合文化馆”,1996年划归文保所。现存215平方米主体建筑,融合道教与官式风格,2019年升格为省级文保单位,是六合宗教与公共空间演变的缩影。 8. 大官巷井 这口清代古井曾是巷内居民唯一水源,井栏因常年使用开裂,后经加固沿用至今。其朴素的石砌结构与持续数百年的使用历史,生动展现老城生活印记,是六合市井文化的“活化石”。 9. 澄清坊清真寺 清乾隆年间由达氏家族修建,又称“达式清真寺”,民国时期达浦生在此创办广益小学,开回民教育先河。现存四合院与永隆殿,二楼设达浦生生平展,陈列埃及总统赠礼等珍品。作为南京市文保单位,其融合中式飞檐与伊斯兰功能,体现文化交融之美。 10.浮桥 我脚下行走的是六合滁河上的一座景观廊桥叫浮桥,初建于唐代,唐末战火被毁。南宋绍兴年间,知县龚相以木桥联结为舟桥,从此“浮桥”之名而生,并且后来渐渐演变为以舟相连的真正浮桥。桥南端紧临拥有六百多年历史的清真寺,桥北端不远处,文庙庄严,钟楼肃穆。这一处融古典雅俗与现代气息的美丽景观,成为六合的一张名片。 【结语】—— 老城未老,故事待续 “走过九处古迹,我们触摸到了六合的筋骨与血脉:它是常遇春后裔建寺传教的包容,是达浦生以教育振兴族群的远见,是文庙泮池边沉淀的儒学之光,也是古井旁延续百年的市井温情。 但老城的呼吸声中,也有县府街民居的叹息,有城墙砖缝里渗出的落寞。古迹的保护,从来不只是修缮砖瓦,更是打捞一座城的灵魂。所幸,万寿宫的钟声依旧,清真寺的月牙塔指向天空,而六合高级中学的读书声,仍在续写新的篇章。 下一期,你想和我们探访哪座城的记忆?评论区见。最后,以一句六合老话作别:’凤凰墩上凤凰游,滁河不枯城不朽’——历史长河奔流,而我们,永远在寻根的路上。”
六合老城巡礼 【导语】 “这里是南京的北大门——六合,一座被滁河水浸润了千年的老
访古金陵益明
2025-05-01 09:42:38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