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生性多疑,在夺得天下后,想杀掉刘伯温。眼看屠刀已经到了脖子口,刘伯温灵机一动,对朱元璋说道:“陛下,臣有一字不认得。” 结果看了这个字之后,朱元璋惊呼道:“先生大义,是朕错了。” 刘伯温因辅佐朱元璋完成霸业而驰名天下,朱元璋曾多次称刘伯温是他身边的张良,在文学史上,刘伯温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也被后人比作诸葛亮,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等。 朱元璋知道刘伯温是个人才,看重刘伯温,在他的帮助下,朱元璋自己迅速在众多农民起义军中脱颖而出,尤其是他给朱元璋的策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更是为朱元璋日后夺取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就这样在历史的政治舞台上配合的完美无瑕的一对高人,却总要搞个你死他伤。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原来,正因为刘伯温的聪明才智,使他成为了朱元璋的心头大患。由此,朱元璋的心中埋下了一颗“卸磨杀驴”的种子。 一次,朱元璋大设宴席宴请立功的大臣们,刘伯温自然在里面。宴席上摆满了野菜,不见一块肉。大臣哪瞧得起这样的菜,都不肯动筷子。朱元璋笑着,看来大家都吃惯了大鱼大肉啊。于是命令人将素菜撤下,上了兔肉,狗肉,燕窝。大家这才心满意足,大快朵颐。刘伯温却迟疑了,只有他察觉到了不对劲。“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不正是要拿掉他们小命的意思吗!果然,这次只有刘伯温幸免。 朱元璋忍无可忍,打算直接出手除掉刘伯温。 危在旦夕之际,刘伯温收到了一盒果篮。里面仅有两颗枣子与一个香梨。见状,刘伯温直接去宫里求见朱元璋。“臣年事已高,如今有一字不会写,故来求见朱元璋。区区赦字耳!”朱元璋暗中高兴,这老东西终于有一天也不中用咯。于是开心在纸上写下一“赦”字,递给刘伯温。刘伯温接过,连连磕头道:“谢陛下赦免臣之罪过,如此老臣也能安心回乡了!””原来,枣子和梨的意思是,“早早离开”,刘伯温自然是读懂了这救命稻草的意思,也再次免于一死。 洪武八年新年,刘伯温体感不适,却仍和京官参加元旦的早朝。正月下旬,刘伯温已经重病卧床不起。胡惟庸,听从朱元璋的意旨,为他送来医生诊治。刘伯温服过那医生的药后,却感觉病情加剧。三月下旬,刘伯温病情恶化,洪武八年四月十六日,刘伯温卒于家中。 刘伯温的死,遭到了后人的许多质疑。不知朱元璋叫胡惟庸派来的医生开的药是治病的还是致命的,总觉得在无意间赦免刘伯温,朱元璋定会过意不去,不可能轻易死心。但这,只能是猜测,无人知晓。
朱元璋生性多疑,在夺得天下后,想杀掉刘伯温。眼看屠刀已经到了脖子口,刘伯温灵机一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2025-04-30 16:58:57
0
阅读: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