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兵少粮缺、面临张士诚与陈友谅两大强敌时,展现出非凡的战略判断能力。当时,

优优开心职场 2025-04-30 13:12:29

朱元璋在兵少粮缺、面临张士诚与陈友谅两大强敌时,展现出非凡的战略判断能力。当时,张士诚实力较弱,陈友谅实力强劲,朱元璋居二者之间。从表象看,依据人趋利避害的本性,多数将领主张先攻打张士诚,解决容易之事后再对抗陈友谅。 然而,朱元璋透过现象洞察本质。他深入分析二人性格:张士诚偏安一隅、胸无大志;陈友谅出身渔家,极具野心与冒险精神。朱元璋意识到,若先攻张士诚,野心勃勃的陈友谅必然趁机偷袭,使自己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基于此,他力排众议,决定先攻打陈友谅。事实证明这一决策的正确性——朱元璋与陈友谅激战之时,张士诚并未出兵支援或偷袭,只顾贪图安逸。待陈友谅覆灭,朱元璋便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张士诚,为夺取江山奠定坚实基础。 这一案例揭示,现实中绝大多数人(约90%)惯于从现象出发分析问题,而现象往往片面、具有迷惑性,容易使人陷入认知误区。唯有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才能准确预判事物发展趋势。在社会事务中,人是核心要素,是推动事物发展、引发矛盾的关键。因此,分析问题应聚焦于对“人”的研究,通过洞察人的本性、思维模式与判断能力,来推断其未来行为与决策。与人共事或预判他人发展时,不能仅关注当下表现,而要从本质层面剖析,因为一个人的本质特质,最终决定其成就与发展高度。

0 阅读:0
优优开心职场

优优开心职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