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学院的王辰校长,近日在给毕业生寄语时,突然发现自己那篇情真意切的演讲稿竟患上了"文字荨麻疹"——但凡提到"董袭莹同学是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生"这句,就浑身刺挠得慌。 这得从两年前说起。2023年仲夏,王校长在《植根多学科的沃土长成医学的参天大树》一文中,深情回忆与"4+4"学霸们的座谈场景。当时胡同学顶着北大地质学的光环侃侃而谈,董同学则带着哥大经济学的背景熠熠生辉,活脱脱一幅"文理双修,跨界成医"的励志画卷。谁料两年后,这画里突然飞出只"学术啄木鸟",对着董同学的学历背景就是一顿猛啄。 原来咱们这位董同学,据说竟是哥大隔壁巴纳德学院的"隐藏款毕业生"。这俩学校虽是"一墙之隔的好邻居",但巴纳德学子领毕业证时,左手捧着哥大的烫金文凭,右手攥着自家学院的纪念章,活像买了份"学术双拼套餐"。可到了王校长的演讲稿里,这份"套餐"愣是被精简成了"哥大至尊汉堡",害得网友们举着放大镜满屏找"巴纳德"的商标。 要说这修改文章的功夫,可比整容手术还精细。2025年4月25日深夜,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编辑老师对着屏幕运笔如飞,把"董袭莹同学是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生"这行字,硬生生改成了"比如刚才代表'4+4'同学发言的胡某某"。好家伙,这操作堪比给简历做"磨皮美白",愣是把邻家小妹包装成白富美。 这场风波堪称学术圈的"罗生门"。有人调侃这是"哥大被黑得最惨的一次",毕竟巴纳德学子虽与哥大共享图书馆和师资,但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独立学院。也有人打趣:"早知如此,当初就该写'常春藤联盟某神秘院校',既保真又保险。" 不过话说回来,这删改文章的功夫倒是给各高校开了个"新思路"。以后校长寄语是不是得备个"防杠备注":文中提到的学霸履历,最终解释权归编辑部所有?要我说啊,学术圈需要的是真诚的"素颜照",而不是过度美颜的"证件照"。毕竟,真正的参天大树,靠的是深扎泥土的根系,可不是涂在树皮上的金粉。 最后奉劝各位学霸:与其在学历上玩"文字躲猫猫",不如把功夫下在手术刀上。要知道,病人可不在乎主刀医生是哥大还是巴纳德,他们只关心术后能不能把"?"拉成"!"——这,才是医学殿堂最硬的通货。
哥大本科和巴纳德学院疑无此人董袭莹非哥大毕业于巴纳德学院网友“努力就可以1”查证
【8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