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曾经一位在工作中频繁挑我刺、找我茬的下属,突然询问我的近况。出于厌恶的本能

优优开心职场 2025-04-30 10:12:48

昨天,曾经一位在工作中频繁挑我刺、找我茬的下属,突然询问我的近况。出于厌恶的本能,我起初未予回应;冷静后虽选择回复,但其再次发来的信息,这又瞬间勾起了我过往痛苦的回忆,引发内心强烈抵触。 反思此次事件,暴露出我自身两大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一,我对过去的矛盾与伤害始终难以释怀,导致当下判断和态度仍被负面经历左右。这反映出我的心志尚未成熟,面对他人时,无论好坏都无法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所以还是缺乏以全新视角看待问题的能力。 其二,追溯与该下属的过往冲突,根源在于当时自身人格不够完善,对管理工作及人性心理缺乏深刻理解,才致使对方产生不服从而引发矛盾。但我一直回避正视自身在这段经历中的错误,执着于对方带来的伤害,将问题全部归咎于他人,未能真正从自身进行深刻反思。若持续逃避,将难以实现自我改进与成长。 由此我得出重要启示:决定是否回应他人,应当基于个人时间安排和主观意愿,而非被特定言语或事件轻易激发情绪、产生偏见。日常生活中,必须明确区分情绪驱动与理性驱动的行为模式。做决策时,绝不能被情绪和贪欲支配,而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着眼于未来发展与自我提升,运用理性思维做出判断。 这让我联想到此前对刘邦不杀子婴的分析:刘邦出身平民,曾深受暴秦压迫,当他成为主宰他人命运的一方时,完全有理由出于情绪杀掉作为秦国代表的子婴。然而他并未这样做。一方面,他意识到当初子婴与自己的对立是形势所迫;另一方面,此时的刘邦已从平民蜕变为拥有帝王格局与心态的人,不再局限于个人恩怨。他志在统一天下,明白若被过去仇恨束缚,对相关人事耿耿于怀,就无法实现认知突破与格局提升。反观我与下属的互动,正是因为我始终不愿正视过去的失败与错误,沉溺于过往经历,导致尽管时间已过去一年,心境和格局却未因理想抱负而有所改变,所以依旧停滞不前,这十分值得深刻反思。同事的烦心事 同事的小怪癖 领导让我讲两句 对同事的评价 同事背刺

0 阅读:0
优优开心职场

优优开心职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