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沙特15亿美元高铁项目无人敢接,中国接手后亏损40亿,引得西方国家幸灾乐祸,然而沙特见中国吃亏,送其一份大礼! 2009年,沙特扔出一个15亿美元的高铁项目——麦加轻轨,全球工程大佬一看:沙漠高温、工期紧、地形烂,没人敢接这烫手山芋。中国铁建却拍板接手,结果干完赔了40亿,西方媒体笑得前仰后合,说中国傻乎乎“赔钱赚面子”。可沙特不干了,直接甩出一份大礼,把嘲笑声砸得稀碎。这大礼啥样?中国为啥明知要亏还上?别急,往下看。 麦加轻轨是沙特为朝觐搞出来的救命工程。每年几百万穆斯林涌进麦加,挤得路上水泄不通,安全事故还老出。沙特一咬牙,掏出15亿美元(约120亿人民币),要建条18.25公里的轻轨,串起麦加、阿拉法特、穆兹达里法和米纳这几个朝觐重地。9个车站,小时运力7.2万人,目标是把交通堵点彻底疏通。这可是沙特第一条轻轨,也是中东头一回用上中国技术。 2008年,中沙签了基建合作协议,麦加轻轨是头炮。中国铁建报了17.7亿美元拿下,比别人便宜一大截。表面看像是亏本买卖,但算盘打得精。首先,这项目是中沙友情的标志,干好了能让中国在伊斯兰国家刷足好感。其次,展示“基建狂魔”的硬实力,撬开中东市场大门。再者,虽短期亏钱,但能攒经验、练队伍,为以后“一带一路”铺路。所以,战略意义比眼前的账本重要。 这项目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沙漠里50度高温,沙尘暴一刮,工地跟末日片似的。73%的线路得架在高架桥上,沙地软得跟豆腐一样,打桩都费劲。中国铁建上千人、几百台机器连轴转,硬是顶着烈日干。沙特还要求用欧洲标准的贵材料,运过来慢又烧钱。文化上也头疼,当地工人一天祈祷好几次,中午两小时基本歇着,加班还得掏加班费。原定22个月工期,宗教活动一挤压,只剩16个月能干活,压力山大。但中国团队硬扛下来了,愣是按时交工。 2010年11月,轻轨通车,沙特乐开了花。可中国铁建亏了41亿人民币。为啥?高温沙暴把设备磨坏了,人工费也涨;材料贵得离谱;文化差异和管理成本高;工期短还得加班加点赶。账面一看,亏得裤子都快没了。西方媒体逮着机会冷嘲热讽,说中国“自找苦吃”,商业决策“脑子进水”。但他们没瞧出,这不光是钱的事儿,还有更长远的图谋。 沙特一看中国吃了大亏,心里过意不去,甩手送了个大礼包。先把轻轨的运营维护权给了中国铁建,从2010年到2014年,运了1500万乘客,没出过一次事故。2018年,又续了运营合同,等于给中国技术投了信任票。还不止这些,沙特还推了一堆合作项目,能源、基建啥都有,让中国企业赚得盆满钵满。顺带还帮沙特培训了600多铁路技术和管理人才,当地就业也跟着沾光。这礼够厚实吧? 麦加轻轨干成了,不光解了沙特的交通难题,还成了中国“一带一路”的亮眼名片。证明了中国基建牛到能啃下硬骨头,国际名声蹭蹭涨。中国铁建靠这个在中东站稳了脚,后面大单接得手软,经济回报慢慢补了回来。对沙特来说,朝觐安全高效了,民生问题缓解一大截。这项目硬是把中沙关系绑得更紧,中国“走出去”的路子也更宽了。 麦加轻轨这事儿,中国先亏40亿,后靠沙特大礼翻盘,既赚了面子也攒了里子。西方笑早了,中国算的不是眼前账,是长远局。你觉得中国这种国际合作值不值?留言聊聊你的想法吧,看看咱“基建狂魔”还能在世界舞台上整出啥花样!
2009年,沙特15亿美元高铁项目无人敢接,中国接手后亏损40亿,引得西方国家幸
清风拂面剑如霜
2025-04-29 18:42:4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