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毛主席突然收到一封极其嚣张的投诚信:“我王劲哉要去延安,只剩个光杆司

清风拂面剑如霜 2025-04-29 17:28:52

1945年,毛主席突然收到一封极其嚣张的投诚信:“我王劲哉要去延安,只剩个光杆司令,你要不要?”,有人担心:“主席,这个人连战友的兵都敢吞,不是个好管教的啊!” 1945年,日本刚投降,全国上下喘口气的工夫,毛主席收到一封信,语气嚣张得不行:“啥也不说了,我王劲哉要去延安,就剩个光杆司令,你要不要?”写信这人可不是一般角色,连蒋介石都得掂量三分,有人却担心:“主席,这家伙连战友的兵都敢吞,管不住啊!”这封信咋回事?写信的是谁?毛主席为啥还乐呵呵接纳他?这背后藏着啥故事?一起来挖挖这个传奇人物的底儿。 写信的人叫王劲哉,1897年出生在陕西渭南。小时候练过武,年轻时投军,加入了西北军杨虎城的队伍。他打仗不要命,勇猛得像老虎,外号“王老虎”。1936年西安事变,他主张干掉蒋介石,杨虎城不干,还扇了他一巴掌。王劲哉一气之下带兵跑去终南山。后来西安事变后,他投靠了蒋介石,带着部队东出潼关,当上了新编第35师师长。 1938年,他带着这支部队驻守河南开封,又参加了豫东会战和武汉会战。可惜敌强我弱,仗打得惨,部队伤亡大。后来部队改编成128师,归汤恩伯管。汤恩伯想削他兵权,提拔他当副军长,王劲哉不干,带着人跑到咸宁,自封“湘鄂赣边抗日游击指挥部”司令。这家伙脾气倔,路子野,连上司都敢顶。 到了1945年,日本投降,他混得不好,兵没了,成了“光杆司令”。这时候他给毛主席写信,大手一挥:“我要去延安,你要不要?”这口气,嚣张里透着点无奈。 王劲哉不是省油的灯。他早年在西北军混得风生水起,打仗猛,立过不少功。西安事变后投靠蒋介石,说明他会看风头,见机行事。后来在抗日战场上,他带着128师跟日军干过几仗,虽然输多赢少,但抗日的心是真的。1941年,日军猛攻他驻地百子桥,他死守七天七夜,打死打伤日军1800多,硬气得很。 可他也有毛病,脾气爆,管不住自己人。1943年,手下旅长古鼎新被策反投日,他还差点误杀忠心的部下。这事搞得他部队大乱,最后被日军活捉。不过日军没杀他,因为他以前对日军尸体还算厚道,收殓过不少。 日本投降后,他回了陕西,本想安稳几天,结果国民党特务抓他去南京。半路飞机坏了,他趁机跑了,伤了身子,躲回老家。这时候他一想,与其窝着,不如干点大事,就写了那封信。他嚣张,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有本事,也有底气,连蒋介石都不敢随便动他。 毛主席收到信后哈哈大笑,马上派人去接,还给了他“陕西自卫军纵队”司令的位子。有人不放心,说他连战友的兵都吞,怕管不住。毛主席咋想的? 先说王劲哉的本事。他抗过日,带兵有经验,虽然不听话,但真打起来靠得住。1945年,内战眼看着要起,毛主席需要能打的人。王劲哉这时候投过来,正好能用。再者,他跟国民党有矛盾,蒋介石削他兵权,抓他去南京,他早看透了蒋的嘴脸,投靠共产党是真心想干点事。 还有,我党一直讲究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王劲哉不是死硬反共的,他抗日那会儿跟新四军合作过,关系还行。毛主席看人看得准,知道他不是坏到底的货,能拉过来就拉一把。所以信一来,毛主席没犹豫,直接接纳,还给了实权。 王劲哉去了延安后,干得不错。1946年,他在渭南附近跟国民党打游击,后来去延安学习,回来升了渭南军区副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他当了陕西省政协常委,算是个正儿八经的官儿。1968年,他因病去世,71岁,也算善终。 不过他这人一生挺坎坷。从西北军到国民党,再到共产党,兜兜转转,仗打了不少,亏也吃了不少。他被俘那会儿,还自责没早投共产党,觉得自己醒得晚,害了兄弟们。这话听着挺实在,说明他心里还是有民族大义的。 担心他的人有道理。王劲哉性子野,手下382旅旅长古鼎新投日,就是因为他疑心太重,误会人家,还差点杀了忠心的部下。这事说明他管部队有点乱,容易瞎猜。他吞过战友的兵,也不是啥秘密,打仗时为了扩实力,他不讲究啥规矩,谁挡路就干谁。这种人来了延安,真能老实听话?有人怕他到时候又闹幺蛾子。 但毛主席用他,也不是没防备。给他司令当,但没让他独当一面,后面还派他去学习,慢慢改造。这招挺高明,既用了他的长处,也管住了他的毛病。 王劲哉这辈子,像个不服输的老虎,从西北军到延安,路走得歪歪扭扭,最后还是站对了队。毛主席收他,赌对了人。你咋看这家伙?他投信那一下,是真豪气还是没办法了?还有他那乱七八糟的脾气,要是你管,能收拾得下不?评论区聊聊呗!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清风拂面剑如霜

清风拂面剑如霜

清风拂面剑如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