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初夏的一天上午,冀中集市,16岁的刘英看见鬼子小队长追赶年轻妇女进入胡

古老时光剪影 2025-04-29 16:01:44

1941年初夏的一天上午,冀中集市,16岁的刘英看见鬼子小队长追赶年轻妇女进入胡同,鬼子正将施暴之际,刘英拔掉梭镖的竹鞘,对准鬼子大叫一声"看镖"! 1941年那会儿,抗日战争正胶着呢,冀中平原的天儿跟大伙儿的心情一样,沉甸甸的。小日本子把冀中根据地的县城占了个遍,到处扎营安寨,老百姓的日子那叫一个苦啊。但话说回来,这地界儿的人民就跟那野草似的,野火烧一遍,春风一吹,又绿油油一片。这儿的儿女们,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站出来,用自个儿的血肉给咱筑了个新长城。鲁迅先生都说啦:“真牛掰的勇士,不怕日子过得憋屈,不怕看见血呼啦的场面。” 就在1941年夏天刚开始那会儿,冀中的集市热闹得很,结果日伪军一来,大伙儿立马慌了神。十六岁的刘英,手里拎着一根看着跟烧火棍没啥两样的竹竿,就这么悄悄混进了人群。这小子,以前还跟鬼子要糖吃呢,现在可好,改名换姓,成了个抗日的小英雄啦。一个小鬼子队长骑着马溜达过来,眼睛跟狼似的,滴溜溜转着四处瞧。突然他盯上了一个穿着花褂子的年轻妇女,兴奋得跟打了鸡血一样,拔刀就追,愣是把人家逼到了死胡同里。妇女那叫一个惨啊,拼命挣扎,哭得撕心裂肺的,听得人心都碎了,可愣是没人敢上去拉一把。 刘英呢,就站在巷口那儿,手里攥着一根“竹竿”。其实啊,这可不是普通的竹竿,那是他的秘密武器——梭镖,藏得可深了。鬼子在那儿撕扯妇女的衣服,笑得那叫一个猥琐,在胡同里回荡着。刘英深吸一口气,嗖的一下就把竹鞘给拔了,露出了锃亮的镖头。他瞄准目标,大喊一声:“接镖!”梭镖跟闪电似的飞出去,噌的一下就插进了鬼子的屁股,那鬼子惨叫声跟杀猪似的,立马就停了。 鬼子一倒下,刘英赶紧给妇女使眼色让她快跑,自己呢,费老鼻子劲把梭镖从鬼子屁股上拔出来,在墙角蹭了蹭血迹,捡起鬼子掉下的手枪,嗖的一下就翻墙跑了,一眨眼就消失在了青纱帐里。这一幕虽然时间短,但在整个村庄的记忆里那可是成了永恒——一个少年,愣是用他的胆子,给弱者出了气,给咱民族长了脸。后来啊,刘英那小子捡了个“王八盖子”,转手就献给了青抗先里的神枪手。那神枪手也不含糊,砰砰砰几下,就干掉了十多个日伪汉奸。至于刘英嘛,他从一个小游击队员,一路升级打怪,变成了八路军的基层战士。新中国成立后,他还继续忙着为人民服务呢。这事儿说明白了吧,真正的英雄,不光是看他们怎么跟人干架,关键得瞧他们为啥而打,这才叫牛!

0 阅读: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