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的错误是不该把自己选人用人的 “暗规则” 在公开场合表达出来! 在商业的复杂棋局里,选人用人的确存在诸多考量,有些策略或许只适合在内部的小圈子里探讨、运作。比如企业出于某些特定项目的保密性,可能更倾向于选用知根知底的内部培养人才,这种倾向本无可厚非,在私下默默执行就好。可一旦公之于众,尤其是像董明珠这样,直接将 “绝不用海归派” 这一带有严重歧视性的观点宣之于口,就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巨石,肯定要激起千层浪。像这种事,我一个小秘书都能想到,她一个企业家能想不到?我猜测,是她的成就给她壮了胆,让她在公开场合说话没有了遮拦。 我在企业30多年的粗浅经验告诉我:有些事,需要偷偷摸摸地去做,就像老子说的“建德若偷”;有些事,需要大张旗鼓地去做,一边做一边宣传,不但要把事情做好,还要宣传好,让世人尽知,比如宣扬企业的正向价值观,鼓励创新、强调责任担当等;而有些事,却要装模做样、装腔作势,把形式做足…… 做人也一样,俗话说“闷声发大财”,太张扬了就不行,财不露白,容易引起别人妒忌;做人要低调,但做事就要高调,这不仅是彰显自己的价值,也是对自己的鼓励。 当然,不可否认董明珠对格力有着巨大贡献,格力本土化培养人才也取得一定成果,超 95% 中层干部为自主培养。但在全球化竞争的当下,技术创新日新月异,闭门造车只会让企业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越来越大。看看华为、美的等企业,海归人才占比超 30%,海外营收成绩斐然,格力海外营收占比仅 12%,此时更应广纳贤才,而非自我设限。 董明珠此次风波,是对所有企业管理者的警示:言论需谨慎,尤其是涉及群体标签化、歧视性言论,不仅损害企业形象,更会阻碍企业长远发展。
董明珠的错误是不该把自己选人用人的“暗规则”在公开场合表达出来! 在商业的
三棱心爱文学
2025-04-29 09:10:37
0
阅读:13
用户10xxx66
董明珠内部讲话说的很对,要提防外国间谍,包括被欧美收买的留学生间谍。难道小编认为留学生间谍是该重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