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新四军13团伏击日军,本以为是200人,结果鬼子来了800人,部队进

蜀山史道 2025-04-28 18:18:58

1943年,新四军13团伏击日军,本以为是200人,结果鬼子来了800人,部队进退两难,团长饶守坤一咬牙:“打!”

1943年是中国在抗日战争期间局势发生转变的一年。中国由守转攻,对日本发动多次埋伏和攻击,战绩赫赫,消耗和牵制了日本军队。

当时的日本军队为了补充粮食,经常以搜刮的方式掠夺村民的粮食,肆意妄为的举动令国人咂舌和气愤。

桂子山内,新四军第二师第五旅13团据点。旭日升起时,新四军13团士兵正在操练。只见一行色匆匆的士兵,往团长饶守坤的办公地飞奔而去。

“报!团长,有新情报。”这名士兵将手中的纸条双手奉上。饶守坤接过情报,仔细端倪起来,从他黢黑的脸上可以看到愤怒、激动的情绪。

据情报显示,正值秋收之季,日军据点将会派出一支日本小队,带领200多名伪军到桂子山附近一带的村庄掠夺村民粮食。

饶守坤看罢,拍着前面的桌子,生气地说:“嗬!这小日本还敢到咱们地盘抢粮食,祸害百姓,怕是不晓得我们新四军13团的厉害,得去给它灭喽!”

只见他说完就往外面走,后面跟着的士兵追着喊:“团长,您午饭还没吃呢?”

“还吃个啥,得赶紧过去跟旅长汇报!”饶守坤愤愤然地,头也不回地走了。

因为情报的来源渠道很多,且日军也曾放出过假消息以哄骗中国军队做出错误决策。新四军五旅旅长成钧听完饶守坤的汇报,就情报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

“小日本搜刮粮食这事应该是真的,最近咱们新四军与日军战事连连,他们不免需要补给,这情报或许是真!”

“那好,我建议在桂子山对小日本进行伏击,可以先派一个营做先锋,了解情况,占据高地。”旅长成钧用手指点了点地图上的桂子山,发布命令。

饶守坤领命,回到团里即时召开了临时会议,召集副团、参谋长以及各营长商讨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各位听令,先由二营轻装出发前往桂子山一带,占领高地,设下伏击阵地,我带领一营和三营六个小时之后再出发,这一次必打得鬼子们哭爹喊娘。”经过一番伏击策略讨论,饶守坤最后做出决定。

一切都按计划进行着

当日晚上八点,饶守坤带领3团部队连夜赶到约定伏击点,其时已是次日清晨。天还灰蒙蒙的,只见二营早已做好伏击准备。尽管旅长腿部有伤,但也跟随着部队在几里地外做部署。

饶守坤下令部队隐蔽,开始守株待兔。

不久,零散的枪声响起,饶守坤一看,侦察部队诱敌深入的行动初见成效。枪声离伏击圈越来越近。

就在此时,旅长成钧的电话来了。

“守坤,不好,情报有假,敌军不止200人,当撤。”成钧语气稍急。

饶守坤举着话筒的手不禁出了汗,他的目光一直跟随着敌军的进入,果然,是黑压压的一片,还有大炮。

“旅长,这水已经收不回来了,敌人即将进入我们的伏击圈,此时如果不打,就没机会了。”饶守坤犹豫一会,还是咬咬牙跺跺脚,决定按原计划走。

“好!那你们先打伏击,我联系援军。”成钧看到饶守坤这样坚持,也认可了这场仗值得打。

敌军已经进入伏击圈,饶守坤举起手,向前一挥,:“兄弟们,打!”

瞬间,因为毫无准备,敌军被打下一大片,但很快就调整好,架起大炮向我方发起轰击。

战争由此进入正题。敌军利用炮火,向我方高地冲锋,但都被我方士兵压制下去。这场战争持续了十多个小时,经过酣战,13团战时已经筋疲力尽,弹药尽无。

饶守坤看了下时间,在估算援军的到来。果然,就在敌军即将冲破我军防线的一刻,我方援军从侧面对敌军进行了攻击。

13团战士见此状,纷纷奋起,抽出大刀,欲与敌军较量生死。由此,我军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日军虽然军力胜于我军,但在我方援军以及13团的包围下,变得方寸大乱,被新四军逼到一个小山村里。

我军大胜,敌军趁着夜色,不惜丢掉大量物资武器,匆忙逃窜。

这场战役,是新四军在淮海地区与日军进行的最激烈战役之一。经此一战,日军再也不敢轻举妄动进村抢夺粮食。村民纷纷这次战役的胜利送上祝贺,拿出自家粮食分给战士们。

0 阅读:48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