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开美式汉堡面包坯,为啥能窥见一场荒诞剧?其实,这就是“食物链暴政”,用高效绑架人性,美国饮食就是一锅用资本野心和工业化烹制的大杂烩。 《杂食者的困境》作者波伦曾说:“美国农业综合企业创造了‘食物链暴政’,用玉米喂养牛,用牛喂养人,再用人的医疗账单喂养制药公司。”而美国人的饮食就是一场由资本操控的“代谢屠杀”。 作为移民国家,美式饮食天生就自带多元属性。因为食随人迁,食因地变,食物如同味觉基因库,《舌尖上的中国》就讲述了很多类似食物迁徙的故事。 陕西肉夹馍的白吉馍工艺随走西口的移民传入内蒙,最终成为焙子。洛阳汤以羊骨熬制,承袭北方游牧民族饮食传统,经魏晋移民融入中原。广州老火汤用砂锅慢炖,既保留了南越族药食同源的理念,又叠加了中原移民带来的陶器炖煮技艺。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德国人给美国带来牛肉饼,意大利人带来披萨,墨西哥移民则带来了玉米饼和辣椒……但这些食物最终都被抽干灵魂,在美国变异成了汉堡套餐。 1940年代,麦当劳等企业将流水线引入餐饮行业,鼓捣出标准化汉堡套餐:“汉堡+薯条+可乐”,成为美国效率的象征。1955年,汉堡被麦当劳完成了终极异化,变成了流水线上的38套工序。 等到1970年,一个汉堡的加工时间已从30分钟压缩到30秒,价格远比自家做饭便宜。这种对食品的可计算性、可控性、可预测性的极致效率追求,最终将人性压缩成了汉堡肉饼的厚度。 至此,美国快餐终于把各国美食“源代码”改写成了资本专利。恰似社会学家里茨尔所言:麦当劳化,就是用效率铁笼囚禁人性的过程!饮食一旦沦为资本的奴隶,维系生存的基本需求就会沦为财务报表上的损益数字。 精确调配糖、盐、脂肪比例,让食品像可卡因一样令人上瘾。这是对神经科学的武器化利用,不仅让大伙失去对食物的掌控权,还会在无形中完成对自身生命权的廉价典当,引发从个体健康到社会结构的系统性危机,最终变成对生命本源的殖民。 大伙为啥对预制菜如此反感,因为我们对资本极不信任。大伙为啥支持京东外卖,因为大伙虽然不相信资本,但相信农民的儿子刘强东。某些平台老板在公共场合说的大义凛然,实际则是麻辣隔壁! 1970年,资本通过资助哈佛科学家将心脏病归咎于脂肪而非糖分,导致全美掀起“低脂高糖风暴”,超市货架瞬间堆满高糖低脂酸奶。1992年,美国农业部推出饮食指南,将谷物摄入建议量扩大至每日6-11份,为啥? 因为美国是全球最大玉米(年产3.8亿吨)、大豆(1.2亿吨)生产国,而这背后又是美国联邦政府每年补贴玉米和大豆种植者超200亿美元。 根本吃不完嘛!然后资本家就把70%的玉米用于生产高糖玉米糖浆和乙醇,大豆则用于生产饲料。而廉价饲料又推动廉价牛肉生产。魔幻的是联邦政府不补贴蔬果种植,甚至通过《花园法案》禁止房前屋后种菜。 然后,沃尔玛货架上75%的食品都含有玉米糖浆:从番茄酱到面包,从酸奶到腌肉。这种比白糖便宜30%的甜味剂,导致2升装可乐售价仅1美元,而同等容量的矿泉水则要2.5美元。美国人均年消耗154升碳酸饮料,3倍于欧洲,6倍于中国。 同时,廉价牛肉又让美国年人均消费牛肉70斤,导致汉堡肉饼成本仅为比西兰花的1/3,蔬菜水果反而成了奢侈品和富人的象征,就跟日本蔬菜水果似的。 网上有很多美国家庭主妇烹饪美食的视频,烹饪时间基本都是几分钟。原材料都是半成品预制菜,所谓烹饪就是把沙拉、黄油、奶油、肉类和各种调料搅和在一起,然后盖上锡纸,塞入烤箱一烤了事。 其实,并非美国人爱吃糖,而是他们别无选择,然后美国老铁就陷入了“甜蜜诅咒”。近30年来,美国糖尿病患病率涨了4倍,低收入社区糖尿病发病率比富人区高300%。 美国成人肥胖率达到45.6%,重度肥胖率超10%,女性重度肥胖率为男性两倍。近1/3的美国儿童超重。多说一句,中国成人肥胖率虽然只有7%-11.%,但增速显著。而日本成人肥胖率为4.3%,印度仅为3.8%。 《食品政治》作者内斯特曾痛斥:“联邦政府每年200亿美元的农业补贴,本质是慢性病制造基金”。美国网友则在推特上哀叹:“我们是被玉米糖浆腌制入味的国家,血管里流的不是血,而是可口可乐。” 等到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等食品饮料集团割完韭菜,就该轮到医药集团了。目前,美国年人均医疗支出约1.2万美元,是其他发达国家的2-3倍。但美国人均寿命却只有78.4岁,垫底发达国家,日本则高达84.5岁。 其实,当效率、可计算性和控制成为终极价值,失败的并非美国民众的自律性,而是美利坚的系统性贪婪。但当效率与利润至上的逻辑走到尽头,当刀叉刺破资本泡沫时,人类终将会发现: 喂养身体的,应该是阳光与泥土的对话,而非华尔街炼金术士的胃口。这或许就是美国饮食悲剧留给世界的终极启示:贪婪的胃口,终将吞噬自由的灵魂!
掀开美式汉堡面包坯,为啥能窥见一场荒诞剧?其实,这就是“食物链暴政”,用高效绑架
东意和你不一样
2025-04-28 15:10:51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