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冬,长津湖畔,滴水成冰,志愿军战士李长水,竭力想咽下那半块冻土豆,它不只是食物,更是他给家人的“家书”。
手指蘸着血,他在土豆上刻下“家书”二字,想告诉远方的亲人,他吃饱了,长津湖的冰雪中,志愿军战士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
那年,北风怒号,大雪纷飞,志愿军第九兵团的战士们,衣着单薄,脚穿破鞋,饿着肚子,在山路上艰难行军。目标只有一个:长津湖。
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深知此行任务艰巨,长津湖是朝鲜北部高寒地区,地势险峻,气候恶劣,更驻扎着美军精锐陆战一师。
.
志愿军的任务,是阻击美军,迟滞他们的进攻。这是一场硬仗,没有退路。
战士们心里明白,此去可能再也回不来。但他们只有一个信念:保家卫国。
李长水是20军59师的战士,来自山东小山村。当兵一年,是个新兵。
出发前,他偷偷给家里写信,告诉父母一切都好,等打完仗就回家娶媳妇,给爹娘生个大胖小子,信写完后,他叠好贴身藏好。
部队到达长津湖后,立即进入战斗状态,构筑工事,准备迎击美军。
战斗很快打响。美军飞机大炮疯狂倾泻炮弹,爆炸声震耳欲聋。
李长水和战友们死守战壕。他们知道,只有保存实力,才能给敌人致命打击。
敌人的炮火稍弱,美军坦克和步兵开始冲锋。坦克轰隆隆开过来,步兵端着枪冲锋。
志愿军战士们跳出战壕,用武器猛烈射击。子弹像雨点一样,手榴弹也纷纷爆炸。
李长水端着枪,瞄准一个冲在最前面的美军士兵,扣动扳机。那个美军士兵倒地。
战斗异常激烈。阵地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李长水和战友们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但也付出了巨大代价。身边,一个个战友倒下,鲜血染红冰雪。
李长水也受伤了,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左腿。他忍着剧痛,继续战斗。
战斗持续了一天一夜。志愿军战士们用血肉之躯,死死挡住美军的进攻。
第二天,战斗更加残酷。美军火力更猛,志愿军伤亡也越来越大。
李长水所在的连队几乎被打光。最后,只剩下他和几个战友还在坚守。
他们知道,如果阵地失守,美军就会突破防线。他们必须守住阵地。
这时,一辆美军坦克冲来,炮口对准他们的阵地。
“快躲开!”李长水大声喊道。
但已经来不及了,坦克炮弹击中他们的战壕。
战壕被炸得粉碎。李长水感到一股气浪,失去了知觉。
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躺在雪地里,浑身冰冷,腿已经感觉不到了。
他挣扎着想站起来,但失败了,他的腿断了。
他完了,无法战斗了。
他感到绝望,想起了家里的爹娘,想起了那封没有寄出去的信。
他闭上眼睛,等待死亡。
这时,他听到脚步声,一个卫生员向他跑来。
卫生员跑到他身边,问道:“你怎么样?还能动吗?”
李长水摇摇头,虚弱地说:“我的腿断了,动不了了。”
卫生员二话没说,把他背起来,向后方转移。
李长水趴在卫生员背上,感到温暖。他知道,卫生员在冒着生命危险救他。
他想说声谢谢,但他已经没有力气。
卫生员背着他,艰难地在雪地里行走,体力消耗很大。
但他没有放弃,必须把这个战士救出去。
突然,一颗炮弹在他们附近爆炸。卫生员为了保护李长水,用身体挡住了弹片。
卫生员倒下,鲜血染红雪地。
李长水从卫生员背上滚下来,看到卫生员的胸口插满了弹片。
卫生员已经不行了,他用微弱的声音说:“快走,别管我了。”
李长水泪流满面。卫生员是为了救他而牺牲的。
他想留下陪着卫生员,但他知道自己必须走,不能辜负卫生员的牺牲。
他挣扎着站起来,拖着断腿,一步一步向后方走去。
他不知道走了多久,也不知道走了多远,他只知道自己不能倒下。
他要活着回去,把战斗情况告诉部队,把牺牲的战友们的事迹报告上去。
他要活着回去,告诉家里的爹娘,他没有给他们丢脸。
他要活着回去,建设祖国,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他拖着断腿,一步一步走着,他的信念支撑着他走下去。
最终,他走出了长津湖,回到了部队。
他把战斗情况告诉部队,把牺牲的战友们的事迹报告上去。
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他被评为战斗英雄。
但他并没有骄傲自满,他只是做了一个士兵应该做的事情。
战争结束后,李长水回到了家乡。他娶了媳妇,生了个大胖小子。
他把自己的战斗经历告诉了自己的孩子,他希望孩子能够记住这段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他经常想起长津湖的战斗,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们,他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他永远会铭记他们的恩情。
长津湖战役,是朝鲜战争中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志愿军战士们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
他们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他们的精神,将永远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