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古人学插花,与古人共赴一场“花”事

棋国评文化 2025-04-16 22:37:42
古人插花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将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融为一体。 1️⃣器与花的禅意对话 🔴古人选器如择友,铜瓶配松竹梅,瓷瓶映水陆花卉。袁宏道《瓶史》云:"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多不过二种三种。"花材数量暗合阴阳之道,容器形状决定花姿走向——广口瓶宜插散点式花枝,长颈瓶则需垂吊线条营造飞动之美。 2️⃣花材的性情相合 🔴花材搭配遵循"色不犯时,香不相冲"。牡丹芍药同插显俗,茉莉与兰花共处失雅。《瓶花三说》提出"勾股股法":主枝如勾股定理般构成三角骨架,辅枝填补空间,散枝点睛。修剪时必留"气眼",让花枝呼吸如太极图中的阴阳鱼眼。 3️⃣时空造境的智慧 🔴春插桃柳迎新,夏浮荷花纳凉,秋供菊桂思远,冬立梅竹守贞。明代文人常在案头置"岁朝清供图",以瓶梅、铜香炉、古砚营造"雪满山中高士卧"的意境。插花高度不超过瓶口一倍,留白处正是天地精神往来。 4️⃣手法中的哲思 🔴固定花材不用铁丝,而用天然"撒"——将竹签削成卡扣,顺应木性。修剪时讲究"截断众流",一刀定音,如禅宗公案直指本心。花枝交叉必成奇数,暗合"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生生之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