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中的铜殿“宝云阁”

霸名评过去 2025-04-02 15:11:21
在清园漪中有一座特殊的建筑,位于大报恩延寿寺建筑群内西路的五方阁院落中(现在的佛香阁西侧),周身以黄铜(一种铜锌合金)为材料建造,名为“宝云阁”。 因其特殊的材质,宝云阁得以幸免于1860年的火灾,留存至今。 宝云阁是唯一一座现存的由清皇室出资、安置在皇家园林内的铜殿。在宝云阁刚建好不久后,弘历又下令仿照宝云阁在热河行宫建造另一座铜殿,名为"宗镜阁"。可惜的是,宗镜阁已不复存在,只能从照片中窥探其原来的模样(图3)。 宝云阁这个以纯铜铸造的建筑坐落在北京西郊的清漪园(颐和园前身)中,是乾隆为庆祝其母崇庆皇太后六十寿辰所建。 宝云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特殊工艺对铜质进行处理,形成“蟹青玲古色”的表面色彩。 宝云阁位于大报恩延寿寺建筑群五方阁院落中心,作礼佛用途,是一座重檐歇山顶建筑。宝云阁坐落于3.55米高的汉白玉石台基上,面阔三间,通面阔、进深均为4.41米,平面为正方形。整座建筑由十二根外檐柱支撑,屋内无金柱。东、西、南三面均由明间四扇槅扇作为入口,两次间各由两扇槛窗组成;北面则均为槛窗、无门。南面上檐的铜匾额用满、汉、蒙、藏文书“宝云阁”,下檐匾额题“大光明藏”。宝云阁上檐进深五檩,下檐两面各多出上檐一檩。脊刹为一窣堵坡形式的小塔,塔刹饰日月同辉、火焰宝珠。下檐各面明间有平身科斗拱四攒,两次间各一攒;上檐各面平身科斗拱六攒;均为五踩双昂斗拱。屋内无天花,站在屋内往上可以直接看到屋顶结构。上下檐之间加施一层围脊枋,枋上开一圈围脊楣子,增加了室内的高度和采光。从整体建筑结构以及构件设计来看,宝云阁符合清木构官式建筑的特点,属于厅堂式建筑。在乾隆时期,宝云阁内曾经供奉各种铜质的佛教造像,包括释迦牟尼、菩萨、金刚等。 在1900年,宝云殿的门窗全部被列强拆卸掉不知所踪,后幸运被购回,于是铜殿才又重新恢复了往昔的模样。

0 阅读:0
霸名评过去

霸名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