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辞职换北约”策略,堪称当代政治博弈的教科书级操作,这种自毁式的宣言,看

晖志谈情 2025-03-04 15:37:36

泽连斯基“辞职换北约”策略,堪称当代政治博弈的教科书级操作,这种自毁式的宣言,看似充满悲情英雄主义,实则暗藏多重考量。 其一,重塑国内形象。曾经因战局不利支持率暴跌的泽连斯基,如今以“舍己为国”的姿态收割民意。 正如他在基辅论坛上的宣言:“我的梦想不是当20年总统,而是让乌克兰人不再活在防空洞里”。这既是对国内选举合法性的重申,也顺便将道德制高点收入囊中。 其二,对冲美国的压力。特朗普政府近期多次要求泽连斯基“下台”,共和党议员甚至威胁“若不换人,乌克兰将失去美国支持”。 而且,当美国摇摆不定时,泽连斯基火速转向欧洲。伦敦峰会上18国领导人集体站台,英国豪掷16亿英镑军援,法国筹划停战计划,这些动作让他的辞职条件从“哀求”升级为“交易”。 其三,更深层的动机,在于倒逼北约加速决策。毕竟,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曾称“乌克兰的加入需全体成员国一致同意”,而匈牙利、土耳其等国至今态度暧昧。 泽连斯基的辞职条件,本质是试图将乌克兰危机,转化为“北约资格”的谈判杠杆,但现实远比设想复杂,乌克兰加入北约的难度,堪比攀登珠峰。 从历史视角看,乌克兰的北约之路充满讽刺。2008年,北约布加勒斯特峰会首次承诺“乌克兰未来将加入”,但17年过去,承诺仍是一纸空文,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北约多次向乌克兰表示出暧昧,但始终停留在口头。 即便泽连斯基辞职,北约的加入条件也不会自动满足,更可能的结果是,乌克兰陷入“权力真空”,泽连斯基的困境,与1938年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如出一辙,当年英法用《慕尼黑协定》出卖盟友,今日西方则用“北约门槛”吊着乌克兰。 当然,这也不能怪欧洲兄弟们,毕竟北约的“集体防御条款”第五条,要求成员国在遭受攻击时共同反击。而当前乌克兰仍与俄罗斯处于战争状态,若此时接纳乌克兰,等同于北约直接对俄宣战。 说白了,这场“辞职换和平”的大戏,本质是小国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的无奈缩影,你相信泽连斯基这点筹码,真能改变棋局?

0 阅读:1
晖志谈情

晖志谈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