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脚步丈量乡村热土,实践调研探寻振兴之路】——曲阜师范大学社会实践队赴青岛双龙泉家庭农场调研纪实 曲阜师范大学 曲园学子三下乡 山东学子实践青春行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 2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社会实践队前往青岛双龙泉家庭农场进行实地调研。此次调研活动旨在深入了解家庭农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实际运作情况,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实践队由14名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他们在实践队长的带领下,深入农场一线,与农场相关负责人进行交流,实地考察农场的生产运营情况。
探访农场一线,感受现代农业脉搏
青岛双龙泉家庭农场位于青岛市郊区,占地面积约500亩,是一家集种植、养殖、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家庭农场。农场以生态农业为核心,注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支持下,逐步发展成为当地农业现代化的示范点。实践队抵达农场后,首先参观了农场的主要种植区和养殖区,详细了解了农场的生产流程和管理模式。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成员对农场的智能化灌溉系统、有机肥料使用以及生态养殖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农场工作人员向队员们介绍了这些技术的应用背景和实际效果,并展示了农场在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高农产品品质方面的具体做法。实践队成员还亲自参与了部分农事活动,如蔬菜采摘、果树修剪等,进一步加深了对现代农业生产的理解。
对话农场先锋,聆听乡村振兴故事
调研活动的重点之一是与青岛双龙泉家庭农场的相关负责人张志强进行访谈。张志强是农场的创始人之一,多年来致力于推动农场的现代化转型和生态农业发展。在访谈中,他向实践队详细介绍了农场的发展历程、经营模式以及未来规划。
张志强提到,农场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农场通过引进先进农业技术,优化种植结构,逐步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他还特别强调了农场在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的作用。目前,农场已与周边多个村庄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和技术培训,帮助农民提高收入水平。
实践队员在谈到农场面临的挑战时,张志强表示,尽管农场在生态农业和智能化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资金短缺、市场波动等现实问题。他希望未来能够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拓展,进一步扩大农场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实践队成员认真听取了张志强的介绍,并就农场的技术创新、市场推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总结调研收获,建言未来发展路径
经过一天的实地调研和访谈,实践队对青岛双龙泉家庭农场的运营模式和发展现状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在调研结束后,实践队成员结合所见所闻,对农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初步建议。
实践队认为,农场在生态农业和智能化管理方面的经验值得推广,尤其是在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高农产品品质方面的做法,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其次,农场在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和增收方面的成效显著,这种“农场+农户”的合作模式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与农民致富的双赢局面。最后,实践队建议农场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展市场,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实践队还注意到,农场在休闲观光农业方面具有较大潜力。农场周边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若能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开发更多体验式旅游项目,将有助于吸引更多游客,进一步增加收入来源。同时,农场可以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引入更多农业科技人才,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农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为实践队成员提供了深入了解乡村振兴实践的机会,也为青岛双龙泉家庭农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实践队表示,将继续关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积极参与相关社会实践活动,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