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阻止尿毒症的发生,最关键一点就是保护肾功能,说白了就是谁能维持肾脏自主的排毒滤过代谢等多项功能越久,就越晚到尿毒症。有些人能维持4、50年,基本上都老也没有发生尿毒症,这是最成功的案例。
就大多数肾病患者来说,实际上按照肾功能每年的下降速度,不超过2个单位,维持个至少30年不成问题。但为何有些人还是不到10年就进入肾衰竭终末期?其实就是没有做到下面4点:
保护肾功能说难主要是对于已经严重损伤的人来说有难度,比如滤过率不足30,确实要恢复到7、80是有难度的。但对于刚刚损伤的患者来说,维持住其实并不是特别难。
如果肾功能还在持续恶化,快看看下面4点,你在治疗过程中做到了几点?
01改善肾脏微循环环境
全身血液需要肾脏完成滤过筛选,肾脏细胞也需要充足血氧的供应,因此对于肾细胞开始损伤,毒素指标升高的患者,重视改善肾脏微循环是非常关键一件事。
积极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脏血流量,有助于提升肾小球滤过率改善肾小球的滤过功能,降多余的代谢废物的排出体外,肾脏内部环境得到改善,维持时间就可以拉长。
02抗炎抗氧化改善免疫
肾病从初期就需要做到这一点,基本上贯彻于整个病情发展过程中。积极去对抗免疫炎症,加强清除氧自由基,通过联合激素免疫抑制剂药物,以及中医药去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肾脏组织的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反应。进而保护好肾细胞,阻止肾功能持续性恶化。
03修复受损肾功能
改善受损部分肾功能,关键是修复已经损伤的部分肾细胞。因为这部分肾细胞如果不及时去扭转,也会连累到剩余肾细胞,肾脏是完整的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肾脏内部多为毛细血管团,部分地方受到炎症攻击,缺血缺氧导致硬化纤维化后,如果不及时疏通,抑制炎症会导致面积逐渐扩大。
因此及时去疏通血液循环,促进毒素排出同时,修补系膜细胞,足细胞,上皮细胞,基底膜,肾间质这些,尽可能保留可逆性。有助于阻止肾功能持续恶化。
04维持蛋白尿达标
相比于前面三个都是建议直接针对肾脏来进行系统治疗。这一点则是针对特定的指标——尿蛋白,因此在肾衰竭进展中,蛋白尿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就是说你没有肌酐高,但是有蛋白尿持续流失一样会发生肾衰竭,尿毒症。
所以对于蛋白尿的要求是尽可能控制在低水平,能控制到达标最好,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不超过0.5克。最差不能超过1克。超过1克,肾衰竭风险也会骤升。
控制蛋白尿除了消除炎症,还有一点很关键,常被忽视,就是修复减轻肾小球基底膜损伤,从根本上减少蛋白质的异常渗出,避免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发生。
这四个方面是系统改善受损肾功能的重中之重。那么有哪些药物可以起到护肾,改善微循环,降蛋白等作用?有10类药物很关键:
1、普利类:盐酸贝那普利,依那普利,卡托普利
2、沙坦类:厄贝沙坦、缬沙坦、沙库巴曲缬沙坦
3、调节免疫:肾炎四味片、复方肾炎片
4、降脂药:他汀类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贝特类
5、降糖药:达格列净、恩格列净、格列奇特、二甲双胍
6、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雷公藤多苷
7、肠道调节:尿毒清、肾衰宁
8、扩血管防血栓: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片
9、中药活血化瘀:黄芪、丹参、红花、大黄、茯苓等
10、降压药:除了rasi阻断剂之外的,左旋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