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以我有限的工作经历来解释下,这个问题在很多偏传统的主机厂里很常见,
我之前也问了很多同事才搞懂,每个人给到我的数据都不一样,很抽象……[允悲]
几个维度来说,首先主机厂这边一般算销量可能有对内和对外的数据,
对内就是公布产销快报,直接说生产量,这个最为准确,但一般都是内部人才能看。
然后还有个是出厂量,也就是主机厂给到经销商车的数量,或者说是批发量。
然后零售量是经销商报给厂家的终端销量,一般来说会比批发量少,因为有些批发出来没卖掉就是库存车。
所以统计口径确实不一样,大概率可能是零售和批发的区别,看到有差异也算正常,几千台库存真还好了。
当然也还会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其实很多传统厂销量都会掺水,操作逻辑就是让经销商虚开提车发票,完成本月销量,但实际上并不提车。
完了之后下个月把发票消了,对主机厂来说没有任何成本,中间会有点税务的问题,一般就是经销商自己扛了。
这种方式就看主机厂想做多少销量了,一般是注水20-30%,我一直觉得很多销量很假。
所以我现在看销量数据只看两个,零售量和交付量,交付就是实际给到车主的数量,基本就等同于上险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