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荸荠丰收不愁销】一踩、一撬、一刨,一颗颗荸荠从泥地里被挖了出

依柔看趣事 2025-01-25 14:54:10

【新春走基层| 荸荠丰收不愁销 】一踩、一撬、一刨,一颗颗荸荠从泥地里被挖了出来……这几天,余姚临山镇远近闻名的“荸荠村”汝东村地里,荸荠种植户们正在地里采挖荸荠,并按照大小将它们分拣到不同的塑料筐里,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荸荠自古就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它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既能当作水果生吃,也可以当作蔬菜烹饪,深受人们喜爱。

荸荠种植户阮卫炳,有6亩多田地的荸荠采用传统的采收方式,他提前半个月左右将田里的水排干,采收时从30厘米厚的土中翻出,这样采收的荸荠甜分更足,口感更爽口。

他告诉记者,因为荸荠不像水稻,荸荠的果实深度不一,如果采用机械化采摘,就会弄碎很多,一方面弄坏的荸荠卖不掉,另一方面口感上,若沾上了泥,人家都不要的,就成废品了。

在田地里,阮卫炳身着防水连体胶裤,手戴防水皮手套,正弯着腰,在较干的土里熟练地采挖荸荠。他顺着黄色的根茎,挖出一颗颗包裹着泥水的荸荠。

记者站在正在挖荸荠的阮卫炳身边,短短的二十分钟,拿着笔的手就冻得麻木了,但从阮卫炳的口中得知,他一般从早上9点开始挖荸荠,除了吃饭的时间,一直挖到下午5点。如此“娇贵”的荸荠不仅需要人工采挖,清洗、削皮等步骤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削皮一般都是在晚饭后甚至凌晨,腊月的天气非常冷,削皮工人的手都泡在冷水里面,手指连弯曲都很困难。”阮卫炳说,“虽然辛苦了点,但今年价格比之去年,还是稍微有所上涨的。”

临近春节,荸荠正是销售的好时候。记者了解到,这些荸荠已经被余姚、慈溪等周边的饭店收购,给种植户们吃下了“定心丸”。

0 阅读:0
依柔看趣事

依柔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