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8日,劳斯莱斯被撞车主“朱根菜”再发声承认车子改装,实际维修费用只

阿离言娱乐说 2025-01-10 21:47:23

2025年1月8日,劳斯莱斯被撞车主“朱根菜”再发声承认车子改装,实际维修费用只有7.38万,收回此前自费修车的承诺。但再次否认摆拍,并且开始依法维权,要对涉嫌网暴她摆拍的营销号追究到底。     2025年1月8日,朱根菜面对镜头,神情平静,却难掩疲惫:“我并没有摆拍,也没有炒作。”这是她发布长视频澄清后的一句关键话语。   视频中,她逐一回应了几个月来围绕她的交通事故产生的种种质疑,试图用事实平息愈演愈烈的舆论风暴。   然而,这场风波的起点并非始于此,而是一场普通的交通事故——一起原本再寻常不过的意外,何以在网络世界里被渲染成铺天盖地的舆论狂潮?   让我们回到事件的起点,重新审视这场事故背后隐藏的故事。   时间回到2024年11月,广东珠海,一辆大货车不小心撞上了一辆粤港牌照的劳斯莱斯。现场的画面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围观。     劳斯莱斯的车头损毁严重,货车司机显得无比紧张,而车主朱根菜的第一反应却出人意料——她对媒体与围观群众说道:“如果车损超过100万,超出的部分由我个人承担。”   这句本意是安抚司机的善意之语,却成了舆论发酵的导火索,在网络上,它被解读为“刻意表现自己财力”的炫耀,也有人认为她是借此制造话题,为自己“打造人设”。   一场普通的交通事故,随着这句话的传播,在舆论场中快速升温。   事故发生后的短短几天内,社交媒体开始涌现出大量对事故的讨论,然而,网友的关注点很快从交通事故本身转向了劳斯莱斯的“真实性”。   有网友爆料,这辆劳斯莱斯其实是经过多次改装的二手车,真实价值与“劳斯莱斯”这一标签远不匹配。   “这不过是一场摆拍!”许多营销号抓住这一点,开始大肆传播“摆拍闹剧”的论调。   就这样,舆论的重心逐渐偏离了事故本身,演变成了一场针对朱根菜的网络暴力。   如果说网友的初步质疑还只是猜测,那货车司机儿子的一段视频则为舆论添了一把火。   视频中,他声称被撞劳斯莱斯的损坏部件并非原装,价值远低于外界猜测。   这段视频一经发布,再次引爆了话题热度,网友们开始二次加工,将“假车”“假事故”“炒作”与朱根菜紧密联系在一起。   营销号趁机推波助澜,甚至创造出所谓的“内幕剧本”:朱根菜早已与货车司机串通好,这场事故是精心策划的“摆拍闹剧”。   虽然没有任何确凿证据,但这种故事化的叙述却在网络上引起了更广泛的讨论,随着事件升级,朱根菜不仅要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还要承受各种恶意的谩骂与中伤。   面对汹涌的网络暴力,朱根菜选择站出来发声,2025年1月8日,她发布了一段长视频,用冷静的语气对一系列质疑进行了详细澄清。   她否认了与货车司机有任何关系,解释了为何丈夫出现在现场,并强调车辆的确因改装受罚,但这与事故的真实性并无关联。   在视频中,朱根菜回忆起自己当时的心态:“我只是想表达善意,让货车司机不要过于担忧。”   然而,这份善意却被无限放大、曲解,成为了她遭受网络暴力的起点,她表示,自己无法继续容忍恶意造谣,决定通过法律途径追究部分营销号和造谣者的责任。   朱根菜的回应虽平息了一部分舆论,但也让人深刻反思:在网络世界里,为什么事实总是容易被虚构故事掩盖?   朱根菜事件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现象:网络暴力的形成有时不需要真相,只需要一个引爆点。   在这起事件中,从改装劳斯莱斯的真实价值到货车司机儿子的模糊视频,所有的“证据”都无法证明事故是摆拍,但它们却被无限放大,成为攻击当事人的利器。   网络暴力的本质,是一部分人通过谩骂、攻击他人来获取满足感,而这背后往往是对事实的漠视与对热点的迷恋。   我认为,这起事件也提醒了大家,在网络世界中,每个人都有责任去追求真相,而非放纵自己的猜测。   我们必须明白,言论自由的前提是责任,善意的交流才是网络世界的基础。   愿每一位网友都能从中吸取教训,在真相尚未明朗时,保持理性与善良,只有这样,网络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沟通平台,而非谣言与恶意的温床。   (信息来源:朱根菜个人抖音账号)

0 阅读:130
阿离言娱乐说

阿离言娱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