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一女子被养父母抱养,37 年后亲生父亲母送来 10 万相认,不料,女子将钱退回,并向父母磕3个头断绝关系!女子:“我9 岁养母去世,养父和哥哥也相继去世,是养姐抚养我长大,我这辈子只让养父母这一家!” 1987年,伴随着新生婴儿的啼哭,命运悄悄在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中埋下伏笔,这个家庭已有三个女儿,却期待着能有一个儿子的到来。 婴儿是个女孩,她的命运似乎在出生的一瞬间就注定与这个家庭无缘。 “女孩不如男孩重要”的观念,让这个婴儿在襁褓中就被匆匆送往远房亲戚家,亲生父母没有多看她一眼,便将她托付给了一对无子嗣的夫妻。 对这对夫妻而言,她是天赐的礼物,是迟来的孩子,然而对亲生父母而言,她不过是一个无法完成他们期待的“遗憾”。 从此,她成为了“养女”,开始了新的生活,却并不知道,这个身份会让她的人生道路充满颠簸与痛苦。 女孩在新家庭中度过了9年幸福的时光,养母是家中最疼她的人,虽是养女,却从未让她感到丝毫疏远。 可天有不测风云,养母因病去世,年幼的她第一次尝到了失去母爱的痛苦,天空变得灰暗,生活的依靠骤然坍塌,养父虽尽力照顾,但显然已力不从心。 更大的打击随之而来,在养母的葬礼上,邻居无意间提起,她并不是养父母的亲生女儿,这个事实像一把利刃刺穿了她尚未愈合的心,她的悲伤变成了深深的自卑,她的世界第一次感受到被两次遗弃的痛苦。 在泪水中,她渐渐意识到,尽管她不是养父母的亲生女儿,但这个家庭却对她无比宽厚,养父的呵护,养兄和养姐的关心,给了她继续生活的勇气。 然而生活的考验远未结束,养父与养兄在一次意外中相继离世,让她失去了家中仅存的两根支柱,从此,她的生活只能依靠养姐,而养姐早已为人妻,为人母,家庭经济也并不宽裕。 面对这样困境,养姐夫妇仍选择了负担起女子的未来,他们艰难地省吃俭用,养姐夫甚至选择去建筑工地扛钢筋,在艰苦的劳作中每月为女子省出300元学费。 这笔微薄的金额,成为女子完成大学学业的关键来源。 在养姐家中,她不仅找到了家的温暖,也学会了感恩与自强,大学生活虽然清苦,但她始终不愿让自己成为姐姐的负担,通过兼职与奖学金完成学业。 毕业后,她与丈夫一起在外工作多年,经历了城市的喧嚣与压力后,两人决定回到家乡创业。他们选择了养羊,从零开始,自己设计牧场、学习养殖技术。 夫妻俩不仅通过传统养羊盈利,还尝试通过短视频平台展示自己的乡村生活与才艺,逐渐吸引了超过20万粉丝。 生活的改善让她感到一丝满足,但她深知,这一切离不开养姐夫妇当年的无私帮助,为了回报姐姐,她坚持将每一笔收益的一部分用于回馈养姐一家。 但一通陌生的电话打破了她的平静生活,电话的另一头,正是她的亲生父母。 此事过后,女子的父母通过亲戚得知了她的地址,以买羊肉的名义登门,并留下了一笔10万元的现金。 这笔钱不仅承载着亲生父母的歉意,也隐含着他们希望“认祖归宗”的期望,然而,金钱能否弥补几十年来的创伤?她的内心复杂而矛盾。 女子在反复挣扎中终于下定决心,将10万元亲自送还给亲生父母,她跪在地上磕头,表达对他们生养之恩的感激,但在那一刻,她也毅然决定,与他们再无瓜葛。 对她而言,真正的亲情早已超越了血缘,是养姐一家在艰难岁月中不离不弃的守护与支持。 从一个被遗弃的婴儿,到自力更生的养殖户,她用自己的努力书写了命运的反转,而亲生父母的悔悟与迟来的赎回,终究未能挽回她对亲情的选择。 血缘或许无法改变,但正是命运的安排,让她与养姐彼此成为对方的生命支柱。 她的选择,不仅是一份告别,更是一种对命运的救赎与升华。 (信息来源:红星新闻2024年12月13日——《被抱养37年女子系生父母第5个女儿,当事人:10万是亲生父母子女的钱,磕头是诀别不是认亲》)
1987年,一女子被养父母抱养,37年后亲生父亲母送来10万相认,不料,女
阿离言娱乐说
2025-01-09 20:28:37
0
阅读: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