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相太难看了?”上海嘉定,一车主的电动车电池出现故障,找到专门从事汽车电路维修工作的两兄弟,让两人帮忙维修车辆的电池。随后两兄弟通过技术手段,修改了电动车电池管理系统数据,让车辆可以正常使用,没想到,车辆厂家发现后,竟报案称两兄弟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
(参考信源:汽车服务世界)
刘宏(化名)打小就对电器维修感兴趣,这些年,靠着勤学钻研,和哥哥一起在街角开了家修车铺,主要维修时下的新能源汽车。
这天一大早,就来了单生意。车主姓张,据他描述,这辆电车买了不到一年,不知为何突然启动不了了,屏幕上一直显示“能量匮乏”,可去一趟4S店,竟被告知要撤换整套电池板,没有5万根本搞不定!
“我这车买的时候也才9万多,5万都够我再换个新的了!”无奈,张先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想请兄弟俩试一试。
刘宏的技术是出了名的,只是粗略检查了下数据,就判断是车内的电池管理系统发生故障,导致电池对外输出功率被禁用,所以才沦为了一堆废铁。
听着这些专业术语,张某急切的问道:“那还有的救吗,我这边着急用车呢!”只见刘宏掏出自己重金购置的芯片读写器,打开电脑就开始给这台新能源汽车“做手术”,伴随着嘀的一声,车子的电池“锁”被顺利打开。
很快这件事,就在圈子里传开了,隔天,又有不少电车车主找上门来,请他施以援手。靠着这门手艺,兄弟俩赚的盆满钵满,没成想却惹怒了某新能源汽车品牌。
在得知二人私下里,非法修改他们的新能源电池管理系统后,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将刘宏及其哥哥告上了法庭。
作为原告,这家公司的技术人员表示,之所以设计“上锁”功能,是为了保障驾驶者的安全,同时也是为了保护电池。
发生故障后,安全、稳妥的方法是到4S,在厂家的监督、帮助下进行电池检查和维修,在确保无误,消除一切隐患后,官方才能给电池解锁。
而被告兄弟俩,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完全不顾行业规范,擅自给新能源汽车解锁,这会造成很严重的安全隐患,完全就是犯罪行为。
按照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严重的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由于本案证据确凿,事实清楚,最终法院判处两兄弟,分别处以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一年和拘役6个月,缓刑6个月。虽然案子是了了,但这件事成功在网上引发了热议。
不少新能源车主,开始担心,如果4S店因为手握“解锁”的权利,狮子大张口,那到头来车主岂不成了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还有人不解,明明当初买车时已经一次性交完了所有钱,为何电池管理系统却要被品牌方左右,维修一次还得另算钱。对此,你怎么看?
随意小说
只要油车仍旧在售一天,我还是买油车
俞方平
强盗逻辑,按这思路车商破产了,买的车也只有跟着报费了
降魔金刚
电车全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