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horts!厦门短片周 「未来制片人」大师班
《韩国电影100年》作者范小青:
「韩国通过姜帝圭的电影,发现了票房大卖的秘密,就是越痛越卖钱,这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是不可思议的。韩国票房前几名的,全都是充满了民族间的那种紧张和痛感的电影,这和全世界很多地方都不一样。
特别多人不知道什么是A类电影节,什么是B类电影节?这个一定要跟大家普及,A类和B类是你在做电影节的时候你的选择,并不是谁来评你是A类,谁来评你是B类。A类拼的是什么?拼的是主竞赛,那些大导演的作品会放到亚洲所谓的A类电影节吗?不会的。 B类是什么呢?放映为主。
韩国人在筹备釜山电影节的时候,他们也很苦闷,做了很多调研,到底要把它做成A类电影节,还是做成B类电影节?当时A类电影节在亚洲是上海国际电影节,B类电影节是香港国际电影节,但是香港国际电影节所具有的影响力要大很多很多。
什么叫影响力?你看有多少知名的电影人会到你这里,同时会吸引多少的世界媒体,你在世界媒体上的曝光量是多少,同时从你的电影节发掘的新人,最后成为重大电影人的有多少,这个特别特别重要。
李睿珺导演也经常会说,他的电影在釜山放映之后,晚上回到了酒店,发现酒店门下面塞了一张纸条,柏林电影节的选片人给他塞的:我在釜山看到了你的作品,想邀请你明年2月去柏林。
2月柏林,5月戛纳、9月威尼斯,等三大都结束了,正好10月份第一个星期去釜山选片,会看到不一样的亚洲新鲜的血液。而已经被他们选走的那些亚洲的大师或者准大师也好,他们也会首选把亚洲的首映放在釜山。
金基德是被偏见所杀死的,是被傲慢所害的,大多数知识分子和普通人的差别,在于他们会极力地去掩藏自己的傲慢与偏见。
我们常说知识分子伪善,我们都警惕伪善,但金基德是一种伪恶,就是他太弱了,他不得不像乡下的狗一样去呲牙咧嘴,表现出一种强势来,用一种恶来掩饰内心。
在韩国是没有那么宽容的,所以也造成了他们社会一直有那种纯粹性。金基德和洪常秀是唯二没有加入到韩国电影导演协会的。
金基德和朴赞郁都曾经被戛纳电影节,被那些大的影评人认为是亚洲极限的代表,所以他们的暴力其实是在同一个level上的。但是朴赞郁的暴力被认为是暴力美学的一种,而且在韩国国内经常卖座。
同样闲云野鹤般的洪常秀和金基德,为什么洪常秀被知识分子所追捧、所喜爱,而金基德被知识分子所不屑?我觉得这是跟金基德没有任何一种背景相关,没有野生的这种状况,没有任何教育背景,没有任何家世背景。所以记者们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把金基德拿出来说事。
这是非常不幸的,这样一个毫无背景的人被挖的很深,因为大家知道灭掉他不会有危险,所以他就被牢牢地当成一个赎罪羊一样的祭品,成为Metoo运动的牺牲品。
釜山电影节的时候,我经常会看到李沧东在默默地看金基德的电影。后来我就问李沧东,你很喜欢他的电影吗?他说金基德不是我的菜,但是金基德这样的人必须保护,他的作品是电影多样化必不可少的一种珍贵存在。
李沧东没有把他电影里的女性当成女性,李沧东关注的是弱者,就像金基德同样也是电影圈里的弱者。
李沧东说他之所以弃文投影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看到了侯孝贤的作品很惊讶,说为什么这个人写的故事好像我身边的故事,他看到了电影跨文化传播是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因为它一点都不枯燥,而且几乎没有语言的障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