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缥缈录
我也不想为它背书说赞赞赞,只想说这是一部用力做出来的有诚意的电视剧,甚至在做这部戏之前就做好了要跟市场“不妥协”的准备。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你们其实会看到一版更轻盈的《九州缥缈录》,少年感更重,人物造型更飘逸,台词更高亢和凌厉,不会太把镜头给到老一辈的英雄和枭雄,也许息衍例外。
若问我能不能接受一版纯粹青春幻想的《九州缥缈录》,其实可以,毕竟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才23岁,就是那个希望跨马舞刀的年纪,但为什么这个“藏住了锋芒”的版本是最后的版本呢?
通常创作没必要解释,写出来拍出来给人看就好,但例外一次,坐下慢慢说。
………………
只有两个备份的人选,大家都选择了吕归尘,我争取过用姬野,但并未坚持到最后。
吕归尘首先是个绝佳的视角人物,他从北陆走向东陆然后又返回北陆,姬野的视角限于一座南淮城。
其次,每个人都爱吕归尘。他身上有着超卓的慈悲,却是个疯魔的血脉,半是光明半是黑暗。他的斗争全在自己的内部,以身躯为战场,光暗交战,然而他从来没有放弃过。
不是说以他为主角就能把整个九州展现完整,而是他是最合适的,他兼具慈悲心和英雄气。而英雄这个主题,是缥缈录的核心之一。
当他沉睡在钢铁的摇篮里时,天穹已经围绕他转动起来。
………………
很多读者问到为何姬野会在剧中承认自己是雷云正柯那个纨绔子弟的跟班,原作里他是多么骄傲的一个孩子,拿着枪就要挑战天下,无论谁要骑在他的头上,他的枪都会刺出去。
但我有个观点,或许能帮助大家理解剧中的姬野。一个人是骄傲还是卑微,不是庶子这个身份定义的,而是他自己的状态。原作里的姬野是一个出身没落贵族家的公子,但不是嫡出,所以在父亲那里不受重视,但他的内心依然高傲刚强,是个贵族。
电视剧版里的姬野更加卑微,他的心已经被磨得钝了,又太想从军,所以委身给雷云正柯当随从。他以这个身份为耻,但愿意忍气吞声一时。是羽然重新点燃了被他自己深藏起来的骄傲。
在走过演武场通道的那场戏里,本来还有个版本的剧情是他被打完之后吕归尘心痛不已,然而他咬着带血的牙齿,笑着跟吕归尘说,我骗他们的,从今天开始我再也不是雷云正柯的跟班了,这件事你是第一个知道的。至于这一版后来变动的过程,讲真的我忘了,大概是这个意思。
人物的烈度在这里被提高了,开局时更加卑微,后来更加激昂。
他多数时候是痛苦的,他的愤怒和挣扎,都是为了摆脱外界加给他的套索。
有个公众号有个奇怪的论调说,燮羽烈王的“烈”字就说明了他注定永不服输的精神,这一生中都不该有所妥协。在此提醒一下,刘备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这个给曹操打过工的男人该不该羞愤得自杀?
书中姬野的戏其实不多,演武场、拔剑、殇阳关,再就是劫法场,但电视剧中他的戏份其实会多出很多。
确实我们也有一位内部的编剧跟我说他觉得姬野的修改令他不够少年了,沉重了,往深处走了。但纸上的姬野其实已经是那个写意的、眉宇黑而飞扬的孩子了,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可能性?
………………
其他的人物也有多少不一的改动,有的是为了情节的紧凑,有的是想往深处做挖掘。
原作的写法是有很多留白的,留待读者自己去想像。比如息衍这个人物,兵家都说他是东陆之狐,但其实我没描写他的狡黠多变,他爱喝酒、可以跟乡人混迹、唱俗曲,却又很多年爱着同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女人。
其实并没那么狡黠,更多的是洒脱,和内心里截然相反的固执。
一旦有留白,每个读者想出来的息衍就不一样,有的人想出来的是倜傥的大叔,也有人更多想到情根深种,当然也可能有人联想到他狐狸般的狡猾。
有人觉得剧中的息衍不够狡黠,说真的,很难呈现给大家一千个不同的息衍。电视剧里的息衍只是他很多可能性中的一个。
白毅号称东陆之龙,却也没有一飞冲天,即使是龙,也是一条被困在楚卫国的龙。你要是问我白毅为啥过得那么苦还号称龙,我也没法解释。
再讲个导演的小故事吧,导演是个很较真的人。第一次见导演,瞎聊,导演说天启城里应该有些许异域风情,比如城门前站着大象。我想了一下,觉得那个画面觉得可以,就说好啊好啊大象有意思。结果推进到嬴无翳匹马扣关来到天启城下的时候(剧本中有部分桥段确实是我自己写的),我想着是一个骑马的男人独自面对接天的城墙和封闭的城门,城上的人随时可以一箭射死他,但他们不敢。因为他背后是一字排开的雷骑赤旅,他们不敢杀死这个背靠着红色大山的男人。最后城门在他面前无声打开,迎接的官员低着头走出来,恰如井上靖作品改编的《敦煌》中的某个画面。这种场面下城门口站着两头大象显然不合适,没准嬴无翳还要跟大象互动一下。所以我就去跟导演说我们可能用不着大象了。导演愣了一下,说,可是我连大象的合约都签了,大象很难找的。此时距离开机还有一年。结果我在第三集看到那头大象了,它慢悠悠走过南淮城的街道。
这个故事是说明我们在摸索的过程中也花了不少的冤枉钱,走了不少的弯路,所谓摸着石头过河。
这也算是跟市场的“不妥协”吧。
………………
PS
非官方口径(通常官方口径不用我来写),也未得到演员们的许可,不对任何机构和资本负责,只对自己。
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我心里有两百五十个姬野和三百七十个吕归尘。
【出处:江南Ⅰ《电视剧版〔九州缥缈录〕里的年轻人们(可能也包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