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名毕业生重返母校看望恩师,在操场散步时拿出手机拍照,不料,这一幕恰被教导主任撞见,当即在群里通报:这是哪个班的学生带手机了?网友:好大的官威啊……
12月20日李明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了母校——一所初中中学,此时他已然是一名高中生。
此时的校园里,三三两两的学生正在为期末考试做最后的冲刺,李明漫步在熟悉的校园里,每一处景象都勾起了他的回忆。
当他来到操场时,忽然被一个角落里的东西吸引了目光,那是一面挂满了彩色卡片的许愿墙,上面写满了学生们的梦想和期许。
李明记得,一年年前他也在这里写下了自己的愿望,他仔细寻找着,终于在墙的一角发现了自己的卡片。
"考上重点高中,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李明轻声念出了卡片上的内容,嘴角不禁泛起了微笑,怀着感慨,李明掏出手机,想要拍下这张承载着青春回忆的卡片。
此时在办公室里的王主任随手打开了监控录像,仔细查看着校内学生们的行动轨迹,他越看越觉得李明可疑,认定他是一名违规带手机的学生,王主任随即在班主任群里发了一条消息,要求各班主任核实是否有学生违规带手机入校。
各位班主任纷纷回复,表示自己班上没有学生违规,这让王主任更加确信李明在说谎,他决定采取更严厉的措施。
就在这时,李明曾经的班主任张老师恰巧路过办公室,她一眼就认出了李明,惊喜地走了进来,张老师热情地询问李明近况,并向王主任解释了李明的身份。
王主任有些尴尬地向李明道歉,解释说最近学校严查手机问题,所以才会如此敏感,李明表示理解,但心里难免有些失落。
这件事很快在网上传开了,许多网友对王主任的做法表示不满,认为他"官威太大",缺乏基本的人情味。
有人评论说:"连自己学校的毕业生都认不出来,还怎么当教导主任?"
还有人说:"这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只会让学生更加反感。"
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学校管理方式的讨论,有教育专家指出,虽然禁止学生带手机入校的初衷是好的,但执行方式需要更加人性化,他们建议学校可以设立手机保管处,或者在特定时间允许学生使用手机,而不是采取全面禁止的做法。
很多人认为,母校应该是一个永远欢迎毕业生回访的地方,而不是让他们感到被怀疑和不被信任,有人提议学校可以为毕业生设立专门的接待日,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与母校保持联系。
对于李明来说,这次回母校的经历虽然有些波折,但也让他对母校有了新的认识,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篇文章,讲述了这次经历,并表达了对母校的建议和期望,文章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鸣和支持。
这件事也让更多人意识到,在追求严格管理的同时,也要保持人性化和灵活性,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应该是培养人格、传承文化的场所,只有在严格与关怀之间找到平衡,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
最后,这个事件成为了一个警示,提醒人们在执行规则时要更加谨慎和体贴,它也成为了改善师生关系、优化学校管理的一个起点,相信在未来,春华初中会成为一个更加温馨、更有人情味的地方,不仅欢迎在校学生,也永远欢迎每一位毕业生的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