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邓稼先的妻子许鹿希,在北京60多平米的老房里度过95岁生日!没有鲜花也没有寿宴,唯一的生日礼物,是侄子送来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三学社画的祝寿字画……
2023年8月11日,在一间仅有60平米的老房子里,许鹿希平静的度过了她95岁的生日。可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既没有盛大的庆祝,也没有热闹的聚会,只有一份来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与九三学社的特别礼物——两幅珍贵的字画。
许鹿希看着这份礼物,脸上露出了谦逊的微笑。许久后,她才哽咽着说:“谢谢,这份礼物我很喜欢,你们帮我拍个照吧,就在老邓的铜像前拍。让他也看看,我这把老骨头也已经95岁了……”
循着许鹿希的目光望去,只见这个小小的房间里,处处都是她与丈夫邓稼先,相爱的回忆……
许鹿希出生于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物理学家,受家庭影响,她从小就热爱学习,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入北京大学,在这里,她与邓稼先相知相恋,并最终于1953年步入婚姻的殿堂。然而,新婚燕尔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
1958年,在许鹿希生下二胎后没多久,邓稼先就接受了一项秘密任务,为国家的核武器研究,奔赴西北荒漠。
由于当时研究核武器属于绝密任务,许鹿希起初并不知道丈夫到底要去干什么,但她深知丈夫所肩负的使命的重要性。接下来的日子里,许鹿希一直充当丈夫的“贤内助”,一边教书育人,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传递给后辈,一边含辛茹苦的独自抚养一双儿女,同时照顾家里的老人。
不仅如此,作为一名神经解剖学专家,每到闲暇时间,她总会投身科研创作。她引进的神经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直接推动了国内神经科学研究的发展。她翻译的《人类神经解剖学》,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为众多医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料。
时光荏苒,一转眼28年过去了,由邓稼先领导的核武器研究任务也已经取得全面成功。本以为接下来的日子就剩下安享晚年了,可谁呈现,1986年7月29日,因长期工作在实验一线,邓稼先遭受到致命的核辐射,最终患上直肠癌晚期,不治身亡,享年62岁。
得知这一消息后,许鹿希悲痛欲绝,她怎么也不敢相信,明明走之前还好好的,怎么再次见面,却只能看到丈夫的遗体。那一晚,她哭尽了眼泪,良久后才哽咽着安慰自己到:“没关系,我懂他的责任和使命,为它死了也值得。”
如今的许鹿希,依旧居住在曾经的60平米小房子里,保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不仅从不向国家提出特殊要求,甚至坚持使用多年的老家具、拒绝修缮已经陈旧的木门,就连一张照片的位置,她也没有做出任何改变。每天,她都会与邓稼先的铜像"对话",仿佛丈夫仍在身边。
尽管年事已高,许鹿希并未与时代脱节。如今的她,仍能熟练使用微信,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甚至还学会了如何点外卖,改善自己的饮食。
然而,岁月终究在她身上留下了痕迹。多年的哮喘病困扰着她,使得她已经十年未能下楼。但即便如此,她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用自己的方式与生活和解。
95岁的生日,对许鹿希来说,不仅是一个个人的里程碑,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她的经历,见证了中国科技发展的艰辛历程;她的坚持,诠释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
从相识、相爱到相守,许鹿希和邓稼先的故事,是一曲动人的爱情协奏曲。他们的爱情,超越了个人,融入了国家的命运。28年的分离,不仅没有削弱他们的感情,反而让它更加深厚。